13最后一次讲演

13最后一次讲演

ID:36014106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8

13最后一次讲演_第1页
13最后一次讲演_第2页
13最后一次讲演_第3页
13最后一次讲演_第4页
13最后一次讲演_第5页
资源描述:

《13最后一次讲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周星期()教出时间:()周星期()总第()课时共性教案个性教案13 最后一次讲演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及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

2、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二.教学新课1.走近作者2.背景介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周星期()教出时间:()周星期()总第()课时共性教案个性教案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

3、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闻一多是第二个暗杀对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3.字词积累诬蔑()屠杀()恐怖()挑拨离间()三.整体感知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分层理解内容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

4、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周星期()教出时间:()周星期()总第()课时共性教案个性教案3.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4.这篇演讲词为了传达这种感情,在行文上用了那些方法?目标导

5、学二:梳理文章,体会讲演情感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明确: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说过:“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闻一多先生这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佳作。【学法指导】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和中

6、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带有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二.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深层探究,感知语言特点1.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周星期()教出时间:()周星期()总第()课时共性教案个性教案,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2.探讨本文的感情色彩。明确: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3.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明确:(1

7、)语言通俗,明白易懂。(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

8、1.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