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参考资料

《筏子》参考资料

ID:36015331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筏子》参考资料_第1页
《筏子》参考资料_第2页
《筏子》参考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筏子》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筏子》参考资料一、作者简介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在中学任教。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报》任记者,1947年初编辑上海《联合晚报》文艺副刊。其间写了很多反映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散文和诗。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记者,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散文作品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2、。二、评析资料(一)《筏子》赏析(金志华)在《散文求索小记》中作者自述:“我比较喜爱这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人生真理于水光山色之中,寓哲学韵味于诗意氛围之内的散文,我比较喜爱这种理在方寸、思隔山河、情思隽永、含意悠远的随笔。”这一明确的艺术追求,决定了袁鹰散文中的代表性篇什,大抵属于托物言志、借景寓意的类型。这类散文的上品,总能将所选之物塑造成特质鲜明、吸引力强的艺术形象,总能使所言之志卓尔不群、启迪性强,而“物”“志”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总是十分自然、紧密。在所有这几个方面,《筏子》都是出色的。由于“筏子”身负引发“人生真理”的重任

3、,故需要使它一鸣惊人,给读者造成深刻的第一印象。为此,作者不吝笔墨,投入了这篇总共不足千字之文的三分之一篇幅,并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精心设计了筏子的“出场式”。如同画家先在画布上作底色一样,作者以铺设背景入手。先以万马奔腾之喻,正面渲染黄河“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的巨大慑服力。继写兰州特有的大水车,即使大到“比二层楼房还高”,也只能“在河边缓缓地转动”,呈俯首臣服之状,侧面烘托黄河之雄。在这险峻的背景上,“一个什么东西”(作者故隐其名)出现了。对黄河,作者不厌其烦,极写其阔大,对此物,则极写其渺小:“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

4、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作者一定熟谙这个心理学原理:在大与小、强与弱反差异常强烈的情况下,小的、弱的东西反而更能占据人们的注意中心。因此,这不自量力的小“东西”在被置放到浩荡的黄河上去的一瞬间,就猛地把读者的视线从大河处拉了过去。然后,作者顺势采用了电影技法,将镜头“从岸上远远望去”的全景,迅速摇向前去,推出大特写:“上面还有人哩”,“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别忽视这六个逗号,它们传神地刻画出岸上的人逐个点数时的惊叹感佩之情。“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独立成段的一句,最终在战胜惊涛骇浪的氛

5、围中,完成了筏子的亮相。同时,也是作者从写景状物过渡到夹叙夹议的开始。筏子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登场的,那么,该从这胜利中悟出何种人生和社会道理呢?勇敢、无畏,无疑都是恰当的,但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而且还是表层的。作者寻觅的,是“含意悠远”的哲理,显然不会如此肤浅。所以,如果只赞赏《筏子》展现出一幅黄河上游的艄公在汹涌澎湃的急流中鼓浪前进的动人画面,就没有赞赏到点子上。实际上,作者对“筏子现象”的辩证分析,在文字上都有直接显示。对乘客,既写其谈笑从容的“足够的勇气”,也议论道:“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

6、大乱子”,点出了“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至于“更值得景仰和赞颂的”艄公,其勇敢甚于乘客是不言而喻的。作者突出地写他的“沉着”,仔细(“目不转睛”),写他“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连续两次提到“小心”和“大胆”,而且都是把“小心”放在前首,会是偶然的吗?这篇散文写于1961年,当时的读者很有可能联想起狂热的1958年中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的不讲科学分析,光靠“冲天干劲”的唯意志错误,因而体会到:强调“小心”和“大胆”的结合,也就意味着,搞什么工作,都要如舟行黄河一般,靠信念、胆略和勇气,也要靠智慧、知识和稳妥

7、。作者借物喻志,达到“以至切为贵”(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的艺术功力,也由此显示。作者深情地赞美着用小小筏子征服滚滚黄河的艄公,而语态却相对平静,文字朴素,不事夸饰,因而构成了从容不迫、化险为夷的艺术氛围,对题旨是一种衬托。(二)《筏子》鉴赏(李世范)本篇描写浊浪排空的黄河上,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箭也似的前航。羊皮筏子的驾驭者——仅持一篙的艄公,机智沉着,勇敢镇定;而小筏上的五位乘客,则神闲气逸,从容谈笑。这,显示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大无畏的气魄和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此文的艺术特点,是运用反衬的手法。一开头,就描写浊浪滚滚的黄

8、河边上,比二层楼房还要高大的水车,缓缓地转动着。然后笔锋一转,写到那河面上,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小得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大水车把小羊皮筏子衬得更小了。而且那高大的水车,却在岸边稳稳地、缓缓地转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