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

ID:3601562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体育 邓坤坤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技术动作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传接球动作规格相对较低,在比赛中规则对传接球要求不高,根据这一特性在教学中采取了“先练后教”的方式。“先练后教”旨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掌握动作技能,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和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先练可以使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的知识,习得基本技能,还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不拘于统一的要求,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教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2、本课围绕着显性和隐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动作技术,一是合作意识。   技术上紧紧围绕传接球的技术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在练习中出现的抱球、传球无力、接球的判断等真实的“问题串”,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思考、验证、总结和归纳,逐步体会接与抱、平行站与前后站的区别,逐步掌握三危险和一看二动三接的动作要领。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载体,传接球不仅需要扎实的传接球技术,而且需要传与接两者之间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传球者要思考如何让接球者接得舒服,接球者要通过快速移动尽可能接住同伴传过来的球,这样传与接才能做到默契、协调。为此,合作

3、配合的意识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使学生明白接球的顺序与方法和传球的路线。   (2)通过移动传球、多球传球等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   (3)通过多球练习、传球的成功率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协同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8分)   1.课堂常规   2.游戏:夹球移动   做法:两人一球自由组合,先进行背与背夹球移动练习,再进行头与头夹球移动练习。在移动过程中,两臂张开,手臂和手不能接触球。从篮球场的边线,走到球场另一边线。   要求

4、:(1)不比快,比谁能在规定的距离内球不落地,比哪一组配合默契。   (2)在练习中体会成功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两人一球(8分)   做法一:两人一球间距2—3米,进行传接球练习。进行传球比快的游戏。   要求:球不落地。   导出问题一:为什么会接不住球?   解决方法:(1)思考在练习中的问题,提出观点。   (2)在练习中体会传球的路线与力量。   得出结论:球传到接球同伴的胸口位置有利于接球,传球力量要适中。   导出问题二:传接球时双脚前后站还是平行站?   解决方法:在练习中体会、对比、领悟。教师在学生练习过

5、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得出结论:前后站与平行站是根据传球距离的远近来决定的。当距离远的时候不仅前后站,还可以通过蹬腿加大传球的力量。   做法二:比在30秒内哪一组传接球的次数多。   导出问题:传球多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方法:(1)请最多和最少的两组学生展示。   (2)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接球的动作技术。   得出结论:抱与接的区别,抱球能接住球,但不能马上把球传出,明白了接球的重要性。   接球的动作要领: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让学生进行练习,体会伸臂接球后迎的动作。   2.四人一

6、球(6分)      做法:四人一球绕圈传接球。      要求:(1)接球的手形要正确。      (2)传球要注意方向和力量。      (3)传球速度不要快,球不落地。      导出问题:同伴传球不到位怎么办?如何才能接到球?      解决方法:分析讨论,练习验证。      得出结论:接球首先是观察,其次是移动,最后才是伸臂接球。      3.四人二球(13分)      做法一:四人二球绕圈传接球。      要求:传球时注意观察同伴是否已经处于接球状态,球不落地。      导出问题:接球时应该面向谁?      解决方法:练习中

7、感悟,四人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既要向传球者,又要向接球者。      做法二:四人二球对角传接球。      要求:球不相撞,球不落地。      教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使球不相撞?      导出:变化传球线路和错时传球的方法。      做法三:四人一球二二相对前后站立,前者传出球后跑到后者的后面。      要求:移动要快,传球要准,接球要稳,球不落地。      导出问题:学生平行站立,交叉传接球,没有进行跑动。      这也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表现,但是违背了教师的要求,这时不要责怪学生,而是改变练习方法,让学生必须进行移动。

8、      做法四:四人一球二二相对前后站立,前者传出球后跑到对面的学生后面。      要求:移动更快,传球要准,接球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