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案.

《长城谣》教案.

ID:3601822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长城谣》教案._第1页
《长城谣》教案._第2页
《长城谣》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长城谣》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城谣》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指导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具准备:讲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导入: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长城谣》是啊,蜿蜒

2、的长城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唱,许多海外游子为之牵挂。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心中的长城。(板书标题作者) 2、介绍作者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现居台湾。主要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诗人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那个莽莽苍苍的内蒙古大草原。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从未到过故乡。作为多情的诗人,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

3、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的,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1、根据讲义上诗歌节奏的划分,生默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总体感情。追问: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沉吟舒缓?对,沉吟舒缓!因为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有淡淡的哀愁于其中。2、师朗诵诗歌,要求生注意——诗句的感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生读诗歌,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第3页共3页1、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板书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二)指导学

4、生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感情)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重音重读主要方法作用加强音量法(表达明朗的态度)加长音节法(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一字一顿法(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夺还(“夺、还”与前文的“争战了一部历史”相对应。凡有“争战”便有杀戮,看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场景,人的心情往往感到非常沉重。这里运用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的朗读方

5、式,正与深切、沉重的心情的相契合。)无情(长城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建筑,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虽言无情,实则饱含了痛苦和血泪。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突出了长城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这个词语朗读时,既要加长音节又要加强音量,一则启发思考“无情”的真正含义,二则强调,在诗人心中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表达明朗的情感态度。)总(总——经常性的,用以突出诗人日夜思念牵挂故乡。这里用加长音节法,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感情真挚。)重音轻读(一般用于表达深沉、含蓄的细腻感情)云树风(云、树、风在中国的古典意象中均表示思乡之意,“浮云游子意

6、,落日故人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正如那落叶对根的眷念。读这三个词语的时候,音量要低,而且气息、声调渐弱,感受越来越浓思念之情。)3、提问:联系刚才老师的朗诵,想想——课文中是否还有其他重音?对于这些词又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音重读你(用第二人称“你”,仿佛长城就在眼前,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情感,感情强烈。)冷眼(强调重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凸显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同“无情”)烈火(一提到长城,作者便血涌奔腾起来。因为长城蜿蜒盘旋两万里——豪壮,历经千年不倒——顽强,这正如数千

7、年磨难中仍屹立不倒的中华民族。因祖国而产生的自豪感,身居异乡的诗人,体会更深。第3页共3页重音轻读水(感觉有水从心中趟过,感受诗人想象中故乡优美的月色)梦(跟随诗人一同感受睡梦中故乡的美好)4、要求:根据刚才所得的体会,全班自由朗读本诗。(师个别指导)5、生读诗歌,检验学习效果;点评、提醒注意关键点。6、根据反复朗诵所体会到的感情,生总结思想内容。(三)思想主题感知与理解环节(板书诗歌主题)预见性回答:(1)思想内容总结:诗为心声,诗人通过对长城的讴歌,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2)主题升华:作者的故乡在长城之外的内蒙古,而作者现在

8、人在哪呢?台湾因为命运的安排,作者从未回过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家是否期盼诗人有一天能真正回到故乡呢?是!叶落归根倦鸟归巢,我们多么希望远在异乡的海外游子能够早日归来啊。作者的归乡之情要什么时候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