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

ID:36018247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_第1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_第2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感受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学习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主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耳熟能详、充满智慧、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2、知'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哪儿吗?其实这些成语都出自几千年前的孔子之口。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非常有启发性的人生格言。第一课时【预习案】一、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1、为下列黑体词语注音。莒父____________輗____________軏____________彫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黑体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智也:____________。(3)更也:

3、____________。(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5)人能弘道:___________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2)如日月之食焉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3)无欲速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4、也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探究案】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训练案】【课堂检测】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第二课时【预习案】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

5、其何以行之哉?2、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知之为知之为____________子夏为莒父宰为____________(2)过而不改而___________人而无信而____________【探究案】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2、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3、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训练案】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

6、?'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吾与夫子再罹难罹_____________苟毋适卫,吾出子苟__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_盟可负邪负_____________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