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

ID:36022040

大小:28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28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_第1页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_第2页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_第3页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_第4页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 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秀海的战争和商战从《穿越死亡》到《乔家大院》朱秀海1979年在44号界碑前(朱秀海供图)栏目主持/采写:舒晋瑜  在飘着墨香的办公室里,朱秀海狂放洒脱的书法作品肆意张扬着酣畅不羁的雄放之气。这位曾在战场上经历生死考验,写出《穿越死亡》《音乐会》等震憾人心之作的军旅作家,久已不见新的小说作品。本世纪初一部《乔家大院》的成功,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名利和各种荣誉,也给对他的文学创作怀有期待的读者带来些许的担忧:朱秀海还会写小说吗?  二十年前朱秀海对于电视剧热播的担心是,自己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因而影响多年来相对纯粹的创作心态。他要一直“保持警惕”。果真如此。他充满自信地告诉

2、读书报,还要写战争题材的作品,要写出我们所不知道的真实的战争。  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朱秀海,固然不会排斥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轰炸。他认为由于查找资料的方便,现在已经到了“没有网络写作时感觉非常不方便的程度。”但是就阅读而言,他仍然会选择实体书,因为阅读书本是一种享受,而在网上读书对眼睛会有较大的损伤。    记者:您经历的战争是怎样的?  朱秀海:1978年12月20日,我突然接到去前线打仗的命令。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真实的战争,对我一生都有重大影响。当时的要求是军区机关年轻的干部,没有打过仗的,挑选一批人跟着队伍去参战。不是深入生活,就是参战,也没有写作任务。当时我们军区

3、的政治部主任是原来的总政文化部长谢镗忠,他是个老红军,在文学上是内行,他点名让我参加,因为我在军区文化部的年龄最小。让我参战,其实也是在我身上寄予了一些文学方面的希望。  我到一二七师参战。战争打响的头一天晚上,部队进入战场。师长张万年和政委、我和一名干部干事,还有师政治部主任,蹲在距离边境线不到一百米的路边开一个小会。政委说,所有的战争准备都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一件事,就是为明天就要牺牲的烈士挖墓坑,按照步兵伤亡1:4的比例,我们明天要消灭的是敌人的一个加强营,我方伤亡应当是一个加强团,一个加强团是3800人,当然不会有那么多人牺牲,但当天夜里至少要挖一千个墓坑。那时候部队

4、正在从我们身后大步越过走向战场。我看着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些今天仍然活着的人,至少有一千人的命运已经被规定了,这样的场景对我来说是很震憾的。那时你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在内,我也可能在这一千人之内。其实后来整个战争打完,一二七师总共牺牲的人数是404人。后来很多人问我参加战争怕不怕,我说怕什么?我已经在那个晚上过了那道坎了,战争来了,不能掌控的是生死,能掌控的是你的尊严。如果失去生命是无法阻止的事,那你至少不能让自己失去尊严。    记者:两次参战,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秀海:战争打响的第一天,我就和一二七师的同志上了战场,晚上我和一位宣传科的干

5、事到了离前线只有500米的一个连队。晚上炮弹不停地从头顶上飞过去,我们俩还在半塌的堑壕闲聊,聊他的恋爱故事。后来想这种聊天,其实是一种告别,每个人都在回忆自己的一生,其实就是向生告别。第二天我们被小雨淋醒,才知道山头上的这个连队已经撤回,只把我们两个扔下了。我们俩就背着枪往山下走,路上草很深,突然间就看见了没有埋到地下去的两枚拉发引信地雷藏在草丛里,由一根长长的草绿色的绊线连着,地雷和绊线都暴露着。可见当时越南人对同我们打仗并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原来我们进入了雷区,进来了就进来了,怎么办?有绊雷说明没有埋在地下的雷,绕过去就是了。到现在中越边境的雷区也没扫干净,老山埋雷的密

6、度更大,十公分一枚。我们当时就这么绕出雷区,回到了指挥所。我的战友受到师政治部张主任一顿批评:你怎么把军区来的朱干事带到那里去了?打死了怎么办?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打死了就打死了。  1984年总政组织作战代表团上前线参加老山自卫反击战,我又到了最前沿的部队,理由好像是我打过仗。我当时到了八里河东山最前边的一个团指挥所。住那里一个月,每天下雨,一天到晚铺板下面的雨水像大河一样流淌,每天炮弹从头顶上飞过来,落在山下面炸开。我的中篇小说《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写的就是这一段。这次参战和上次不同,上次是进攻,势如破竹,这次是守,天天死人,仗打得不痛快。    记者:这些经历是否都融入

7、了作品?《痴情》和《穿越死亡》都是以南线战争为大背景。这两年您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散文《正当犁花开遍了天涯》《一个人的车站》也写了那一段经历。  朱秀海:《痴情》是战后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带有很多原始的战争印象。我当时可能是非常迫切地想向全国读者说出一句话: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的军队支撑并且赢得了这场战争。这部书1989年出版后,朱向前先生认为是写战争后遗症的“先声之作”。  《穿越死亡》是1995年才出版的,那时距离我第一次参战已经16年。因为是写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很多出版社不敢出。最后交给了工人出版社,雷抒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