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检阅 教学设计4

2 检阅 教学设计4

ID:36031393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2 检阅 教学设计4_第1页
2 检阅 教学设计4_第2页
2 检阅 教学设计4_第3页
2 检阅 教学设计4_第4页
资源描述:

《2 检阅 教学设计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检阅一、学习目标: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二、学习过程:(一)录象揭题: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

2、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仪式上,让()的博莱克走在()。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3、指名说。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四)学习课文第2——9段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

3、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如果让他去,。如果不让他去,。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7

4、、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的事?(板书:棘手)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游行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五)小结: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检阅》课后反思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

5、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明显的,如果让博莱克去,很有可能会使他们的队伍受到影响,会让他们的集体受到影响。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

6、克一样,自尊、自强。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1、录象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的录象。放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录象的播出,学生一方面理解了检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录象

7、,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