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ID:3603750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_第1页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_第2页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_第3页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_第4页
资源描述: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爬山虎的脚》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6课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状物文章。这篇课文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他是如何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是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是一篇状物文章,文字浅显,条理清晰,描写细腻,没有高深的哲理,学生乐读易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本文出现的新字、生词,积累好词好句。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能流利地朗读课

2、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整体感知,大胆质疑。泛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疑惑,进而细读文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团体协作,共同解疑。利用小组的力量,大家共同解决一些难题,进而培养团队和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文是一篇状物文章,在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2、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状物文章的。,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

3、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本文又是一篇状物文章,阅读中找问题、阅读中解决是本文教学的一大要点,了解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并根据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好状物文章的。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情境导入(5分钟)谜语导入: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快快爬高墙。(打一植物)(爬山虎)。出示实物,今天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本文后,相信你对爬山虎这种食物一定会有更深的了解。带着预

4、习问题,进入课文情境自己质疑,文中解答整体感知(9分钟)第一课时1、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初步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布置问题:a、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B、学会生字新词;  C、给课文分段;  D、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首先了解课文大意。2.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先在小组内检查读书情况,再组织全班交流对课文的了解。在读、思考、交流中了解大意、明白作者写作手法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第一课时20分钟;第二课时30分钟)1、爬山虎又称爬墙虎、地锦、飞天

5、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尤其是关于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片段的描写,从中体会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第二课时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分段。  3、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1、掌握生字新词2、通过相关描写体会、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认真思考下列问

6、题,并汇报展示:1、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2、爬山虎的脚长在哪?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3、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认真研读,体会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并写好状物文章的。4、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爬墙的过程。4、指导背诵:在熟读2—4自然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堂小结2分钟这篇课文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他是如何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是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

7、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叶圣陶老先生之所以把爬山虎描写的这么细致,主要原因是作者对爬山虎有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认真、细致和连续的观察,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就需要我们日常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只有这样到时才会有好的素材。布置作业1分钟此时此刻同学们,放飞你思绪的翅膀,想一想,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下次作文课咱也学学叶圣陶老先生这篇课文的写法,记录下你仔细观察下的“爬山虎的脚”。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1、生长的地方——墙上、房顶上2、叶子的特点:A新叶嫩红——娇嫩可爱B大叶嫩绿——引人注意3、脚的特点:形状—

8、—细丝;过程——触、变、巴、拉、贴、爬与墙的关系:触墙——活离墙——萎教学反思1、总体来说这篇课文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课堂气氛也不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也很好。1、生字新词这点有点疏忽,课下也没有让学生过多预习,造成个别词语不能很好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