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

ID:36040734

大小:60.5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01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_第1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_第2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_第3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_第4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1.货币产生的前提是什么?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因此我认为货币产生的前提是存在着物品交换。2.为什么说货币的产生可以解决物物交换的困难?要想使交换圆满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需求的双重巧合。也就是说,要完成一项交易,首先必须使参加交易的两种产品恰好是双方互相需要的产品。第二个条件是时空的双重巧合。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卖出商品时,恰好有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需要这种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双方应当是统一的。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交

2、换只有在交易双方的需求和时间、空间均巧合之际才能顺利完成。显然,在物物交换的制度下,交换的效率一定很低,成本很高。所以物物交换只能限于在较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进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需求渐趋复杂,物物交换的方式便无法再满足交易双方的需要。这样,价值难于实现,劳动难于得到社会承认的矛盾就日益成为交换发展的桎梏。随着时代发展,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交换行为越来越频繁,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某种物品进入交换的次数较多,其使用价值较多地为进入市场的人们所需要。这种物品就成为其他物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成为较多

3、交换物品的等价物;而这某种物品一旦成为较多其他物品用来表现价值的等价物,那么它就具有了可以与较多其他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3.货币的产生对市场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有效率地发展。货币的产生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使得交换能以高效率和低成本地进行。货币的产生不仅节省了交易费用,而且还使购买力一般化,从而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有效工具、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资源按照市场的原则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与货币的运动分不开的。因为一旦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服务于商品交换,那么商品的所有者出售自已的商品之

4、后,所获得的就是一般的购买力——货币。总之,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和桥梁,商品经济实质上是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使交易者各得其所,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4.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观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一)早期的货币本质观(1)、货币金属观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

5、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货币是惟一的财富,把流通看成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则是错误的。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流通更不是财富增加的唯一源泉,财富增加的源泉在于生产,流通只是生产的条件。(2)、货币名目观货币名目论者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而只是名目上的存在。他们认为,虽然货币是由贵金属铸造的,但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权威所规定的。(二)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论凯恩斯(Keynes)是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

6、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所以既无需有贵金属实体,也无需有内在的价值,这个符号关系是由“计算货币”派生出来的。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由它派生出的货币本体只能是相依于符号之物,所以货币不可能具有实质价值。(三)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价值的凝结体,同时又都有使用价值。货币作为商品,是在交换过程中由个别等价物、特殊等价物、一般等价物逐渐演变成货币的。但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商品的货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较普通商品又有所特

7、殊。第一,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和货币相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货币作为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本身直接体现社会劳动。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而存在。第二,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特殊的、具体的,用自身的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作为商品而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因发挥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而产生一种形式上的使用价值。(2)、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商品价值的实现,具体劳动、个别劳动向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的转化,是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并以能否实现向货币的转化为标志。因而在这里,货币作为

8、一般等价物,自发地起着核算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的作用。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个别劳动消耗低的商品就能换回较多的货币,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反之,则因换回较少的货币而使生产受到限制,以致被淘汰。货币的这种作用,自发地调整了生产结构,调节了社会劳动分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