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

ID:36051087

大小:3.8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30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_第1页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_第2页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_第3页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_第4页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米材料物理基础——光学性质纳米材料具有体材料不具备的许多光学特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制成的光学材料将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纳米SiO2光学纤维对波长大于600nm的光的传输损耗小于10dB/km,此值比SiO2体材料的光传输损耗小许多倍。纳米结构材料在结构上与常规的晶态和非晶态体系有很大的差别,表现为:小尺寸、能级离散性显著、表(界)面原子比例高、界面原子排列和键的组态的无规则性较大等。这些特征导致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出现一些不同于常规晶态和非晶态的新现象。纳米材料

2、的光吸收大块金属具有不同的金属光泽,表明它们对可见光中的各种波长的光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当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各种金属纳米粒子几乎都呈黑色,它们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极低,而吸收率相当高。例如,Pt纳米粒子的反射率为1%,Au纳米粒子的反射率小于10%。 纳米SiN、SiC以及Al2O3粉等对红外有一个宽频强吸收谱。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谱宽化的主要原因: (1)尺寸分布效应:通常纳米材料的粒径有一定的分布,不同的颗粒的表面张力有差异,引起晶格畸变程度的不同,这就导致纳米材料键长有一个分布,造成带隙的分布,这是引起红外吸收

3、宽化的原因之一。(2)界面效应:界面原子的比例非常高,导致不饱和键、悬挂键以及缺陷非常多,界面原子除与体相原子能级不同外,相互之间也可能不同,从而导致能级分布的展宽,与常规大块材料不同,没有一个单一的、择优的键振动模,而存在一个较宽的键振动模的分布,对红外光作用下的红外光吸收的频率也就存在一个较宽的分布。纳米结构材料红外吸收的微观机制研究还有待深入,实验现象也尚需进一步系统化。光吸收中的红移和蓝移现象在有些情况下,粒径减小至纳米级时,可以观察到光吸收带相对粗晶材料呈现“红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长波方向。从谱线的能级

4、跃迁而言,谱线的红移是能隙减小,带隙、能级间距变窄,从而导致电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及半导体电子由价带到导带跃迁引起的光吸收带和吸收边发生红移。当半导体粒子尺寸与其波尔半径相近时,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半导体粒子的有效带隙增加,其相应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蓝移,从而在能带中形成一系列分立的能级。与体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向短波方向移动,即为蓝移。我们知道,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是表面导电电子相对于离子背底的集体振荡。在碱金属中,有限尺寸效应特别强,表面等离

5、激元频率随着粒子大小的降低向较低能量移动,这就发生了红移(redshift),因而每个原子的极化率增加,许多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行为来源于超出离子背底边界的电子溢出(electronicspillout),从而引起平均电子密度的降低。绝大多数早期的工作都是针对于大粒子与环绕介质(比如胶体溶液或基体嵌入原子团)的相互作用。尽管存在着某些相互矛盾的结果,但绝大多数的实验都显示出随着原子团尺寸的减小,产生与基体有关的蓝移现象。纳米材料的颜色因为颜色与SP紧密相关,而纳米材料的SP会与体材料的不同。实际上,当纳米尺度与光

6、波波长相当时,光的频率就与SP的相近,于是SP就吸收能量。SP的频率是材料介电常数的函数,而且与纳米材料的形状有关。对于球形纳米粒子,SP频率是体等离子体频率的约0.58,因此,虽然等离子体的频率可能处于紫外区,但是SP的频率就会处于可见光范围内,比如接近于520nm,因而就显示出颜色来。Ung等测定了在衬底上的纳米膜,壳层纳米粒子以及纳米粒子膜的颜色变化。图8.6表示的是纳米粒子膜透射颜色的变化。可以看到,透射颜色随着材料的不同或Au纳米膜厚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随着粒子间距的增左图为8.6Au纳米粒子膜透射颜

7、色的变化(a)薄的Au溅射膜,(b)直径为13.2nm的Au纳米粒子上覆盖了柠檬酸离子的胶状粒子,(c)覆盖巯基丙酸钠离子,再覆盖的SiO2壳层,(d-h)1.5nm,2.9nm,7nm,12.5nm和17.5nmAu纳米膜。右图为8.7纳米Au膜的反射颜色的变化。加,颜色从蓝色变为红色。柠檬酸稳定的胶状Au膜的颜色几乎与溅射膜的一样,说明了粒子事实上是彼此互相接触的,而对于较厚的壳层覆盖的,颜色则随着壳层厚度的变厚逐渐地更红。图8.7可以看出,从(a)到(h)随着粒子间距的增加,光泽逐渐降低。从(d)到(g),样

8、品颜色逐渐加重,到(h)时,已变为蓝色,这是由于较厚膜(约400nm)衬底的干涉效应所引起。膜的反射率虽然随着Au的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在膜只含有1%(体积分数)Au粒子的情况,也仍然有金属光泽。纳米材料的光发射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现了纳米晶(p-Si)具有很强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人们先后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