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复习资料

九上复习资料

ID:36052986

大小:96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4-28

九上复习资料_第1页
九上复习资料_第2页
九上复习资料_第3页
九上复习资料_第4页
九上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上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开发新能源,研制和合成新材料,解决环境问题都属化学研究范畴(而克隆技术,电脑程序编写,物质运动,能量的变化则属物理学研究范畴)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食物腐败,冶炼金属,金属生锈,酿酒,发酵,合成新药品或材料,两物质间相互反应都属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一定不变,只是原子重新进行了组合)化学性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从是否具有稳定性(或活泼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有无毒性,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进行描述】物理变化的过程:

2、只是微粒(或分子)间间隔增大或减少的过程,而微粒的大小,种类却不改变(汽化,液化,熔化,形状的改变,雨后彩虹,热胀冷缩等都属物理变化)物理性质(从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有无挥发性,溶解能力等方面进行描述)第二章走进化学实验室使用药品“三不”:不触摸药品,不尝味道,不闻气味剩余药品处理:“三不一指定”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不拿出实验室,放到指定容器常见仪器:(直接加热的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10ml:精确0·1位100ml:0·01位位u固体药品取用:正确操作液体药品取用正确操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处液体的量取:所选量筒大小要与所量取液体体积大小相当量筒必须放

3、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正确读法俯视,仰视都属错误读法:俯视:实际值<读数仰视:实际值>读数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试管内加热液体:称量NaOH等易潮解有腐蚀性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张物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左物右码托盘天平的使用:精确度;0.1g当物体与砝码顺序颠倒时:物体实际质量=错误称的质量—游码质量的2倍例:某学生欲称取5.3g氯化钠,他在左盘上放了砝码,右盘上放了物体。则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5.3g—0.3×2=4.7g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引流作用)三低一靠过滤主要用来

4、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正确点燃错误点燃酒精灯的使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浓硫酸的稀释:注意: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水浓硫酸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2Hg(汞)+O2==2HgO(红色)△2HgO==2Hg+O2↑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装置:点燃4P+5O2===2P2O5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点燃燃烧匙内红磷,迅速放入集气瓶中。3,等瓶内红磷完全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水面约上升了集气瓶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本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气密性要好⑵燃烧产物不能是气体(所以

5、不能用C,S代替红磷)⑶可燃物(如:红磷)要足量等红磷燃烧完后往集气瓶内放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说明剩余气体(即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助燃三,空气中各气体所占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四、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沸点为-196。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途:制氮肥保护气冷冻剂五、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用途:保护气、填充灯泡,激光技术、低温麻醉酸雨(S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02)一氧化碳(CO有毒)1.空气中有害物质:六、空气污染的来源2

6、,烟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SO2)引起1.酸雨CO2含量增加引起2,温室效应三大环境问题氟利昂等引起3,臭氧空洞1、进行燃煤脱硫,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3,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防治酸雨措施:1、植树造林,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3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防治温室效应措施: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KMnO4(暗紫色)制取2,加热氯酸钾KClO3(白)和二氧化锰MnO2(黑)混合物制取3,用双氧水(无色)和二氧化锰MnO2(黑)混合制取1,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作用:防止药品堵住试管口棉花收集

7、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发生装置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方程式△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都属分解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2KCl+3O2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防止气体跑出MnO22H2O2=======2H2O+O2(分解反应)方程式:1.质量不变2.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的特点:二不变实验步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