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

ID:36055854

大小:31.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8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背诵全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3.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下小诗可课前先写于黑板)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的小诗《山中杂诗》描写诗人住在

2、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诗人借黄昏安宁静谧景色,展现了山居的清幽环境与隐逸的情趣。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好,请同学们想想,看我们谁能最快地用古诗句表达心中的山水之情景。(学生反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距我们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梁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也不乏优秀作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

3、品文。(“与”:给;“书”:信。《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二、介绍作者和作品情况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缥(piǎo)  

4、 湍(tuān)   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嘤(yīng)   鸢(yuān)   窥(kuī)    柯(kē)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四、自主学习、合作翻译补充注释如下:风烟俱净:全,都。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一百许里:余。天下独绝:极顶。急湍甚箭:湍,急流。甚,胜过,超过。泉水激石:冲击,冲刷。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在昼犹昏:犹如,如同。参考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

5、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6、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引导背诵、尝试背诵(检查学生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二、复述全文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三、师生合作,赏析美

7、景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第1段总写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析:这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8、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