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

ID:36058224

大小:4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9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1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2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3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4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5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6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7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8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9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程一、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1、从文中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记叙文中的段落议论句点明段意,结尾处的议论句通常点明中心。议论抒情句通常表达观点和抒发感情。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概括段意后把意思相关的综合到一起:写人的记叙文中比较多的是人物的性格品质即中心。叙事的记叙文通常事件的社会意义即中心。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根据文中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

2、下产生的、活动的,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紧密结合事件的时代背和环境情况。二、怎样理解词语的语境义。1、联系上下文揣摩指代内容:从被指代事物和距指代词的距离看,有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之分。首先看前后句是否包含指代内容,然后看本段中是否有指代内容最后看临段或其它段中是否能概括指代内容。2、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附加义: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来理解,重视词语的活用、感情色彩的反用、修辞手法的使用。三、怎样理解难句。1、结合语境理解句意。A、抓关键词语:从理解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入手就可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B、结合前后句分析

3、和结合整个段落来分析句子的含义,有时能有突破,易于理解。2、分清句子的结构。若是单句就分析出句子的主干;若是复句则理清复句关系,看强调的重点是什么。3、理解含蓄句子的含义A、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比喻义、引伸义、附加义、象征义等。B、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同时代背景中句子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同时要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的民族特点、种族特点、宗教特点等。C、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10一般情况下文章中的难句都和中心有关,这是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学会具体分析。D、联系写作方法:有些作品用到象征、抑扬结合、动静结合

4、、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对比、衬托等写作方法,只要有机的结合都能分析出来句子的含义,要注意每种写作方法的特点。四、怎样理解文章结构。1、纵向结构: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过程2、横向结构:按事物的空间关系或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3、纵横结构:总体上采用横向或纵向,局部采用纵向或横向五、怎样划分段落层次。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抓住关键词2、按故事的情节发展划分——抓住转换处3、按地点的变换转移划分——抓住转地处4、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抓角度变化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抓住变化点6、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划分——抓结构特点7、按段落内在联系来划分——抓段落中心8

5、、按事件详略安排来划分——抓过渡句段六、怎样理解过渡的作用。1、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运用过渡词、句、段把不同的事件或场景连接起来,分析时注意过渡词句段前后的事件或场景之间多数是并列的,比较明显。2、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这种过渡在段落中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只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可突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就比较明显,通常有一个纪叙基础上的总结词语。3、转换不同的记叙方式。文中通常是在插叙的前后运用,分析时注意看插叙事件前后的内容是否是一件事的发展经过。4、交待说明有关的记叙要素。交待记叙要素有时是按简历的方式写出来的,通常是段与段之间。过渡分“承”“转”两种

6、,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景物、表达方式等的转变。作用是使文章曲折多变、跌荡起伏、上下文衔接自然。七、怎样把握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空间顺序为线索。时间:具体时间:如中午、2008年、15分钟等。笼统时间:如古时候、从前、很久以前。10空间:地点的变换、经常出现的地点、同一地点观察角度的变化。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全文看人物思想感情、看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看人物的心理历程、看人物的认识过程3、以象征性的事物和具体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发展历程为线索。5、以作者的认识发展为线索。八、怎样分析照应。1、看段与题目的照应。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3、看前

7、段有伏笔,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的重叠或照应。5、前面提到,后面有发展。6、前面设悬念,后面有提示。九、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1、从描写入手:A、从直接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从性格化和个性化两方面分析。人物外貌包括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人物动作分析时注意特殊动作、习惯动作和动词。人物心理包括:感受式:直接写出人物的心里想什么。剖析式:人物为什么会这么想。梦境式:种种睡梦中的形象。B、从侧面描写入手:人物烘托和景物烘托C、从细节描写入手:具体细微的人物外貌、动作等D、从语态描写入

8、手:动态:人物说话时的伴随动作。声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