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

ID:360638

大小: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_第1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_第2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_第3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_第4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论文摘要   文章首先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的区别与联系,由此得出“法治”与“德治”的这种辩证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和我国领导人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最后阐述了坚持“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法治 德治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辩证关系“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历来都是人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有人认为在“文革”期间,缺少甚至没有法治,最终酿成“十年动乱”的历史悲剧。使

2、得人们对“德治”的认识有些偏颇,认为要治理国家,“法治”才是重要的。因此要加强“法治”,要侧重于依法治国。但也有人认为,在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的社会;一个党政廉明深得人心的社会;一个社会治安良好,没有黄赌毒,极低犯罪现象存在的社会;一个人人都有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心情舒畅,根本不用为工作生活担忧的社会;一个万众一心,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社会;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激情燃烧的社会。这要归功于毛泽东的人治——以德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究竟应保

3、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是有所侧重,还是二者结合?因此,研究“法治”与“德治”,研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探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途径与方式是作为一个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法治”与“德治”区别 1、治国方略上的差异 -9-“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换言之,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理论上,就“治人”与“治法”的轻重而言,“治人”应重于“治法”。这是因为:首先,“治人”在内容上实际

4、已包含有“治法”的要求,“治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治人”,在本末顺序上,应当是“治人”为本,而“治法”为末。其次,“治人”是“治法”的依托,“治人”有助于更好地“治法”。作为一种规范,法只能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对人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涉足;要涉足人们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人本身。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再良好的法制,假如没有具备应有素质的人去执行,仍无异于一纸具文。因此,单纯“治法”不足以“治人”,要实现法治的理想目标,还必须要把最终的依赖点放在“治人”上。否则,即便将完善至极的法律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也仍难以

5、实现我们最初设想用法制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现代社会之所以更加强调“治法”,并不是基于“治法”比“治人”重要,而是在策略上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末端治理模式”。现阶段,由于对人的本性问题在认识上难以得出共论,“治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较多障碍,难以真正实现科学地“治人”;相反,对于法,由于人们在许多实质或重要方面都已经达成共识,且这些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已日渐成熟化和科学化,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治法”都更较为容易地得到实现。2、“法治”是他律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从“法治”与“德治”所涉足的领

6、域来看,“法治”是他律之治,即它仅仅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实现治人,它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无从干预,属于治外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它不仅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可以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并通过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来达到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治内之治。由于人们的行为总是受一定思想意识所支配的,因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德治”是更高层次的治国模式,是治本之治;而“法治”则是最终实现“德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治标之治。此外,从他律与自律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二者之间的如下区别:如“法治”是惩恶

7、之治,“德治”是扬善之治;“法治”是事后之治,“德治”是事前之治等等。(二)“法治”与“德治”联系 1、“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促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他律,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惩恶”,而“扬善”则主要应依靠道德的自律来进行,因而在“劝善”方面,法律有着自身先天的缺欠与不足,需要道德来加以支持。同时,法律的创制和运作也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的支持与配合。道德作

8、为一种规范,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推动的,其软弱与苍白无力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某些严重违反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客观上也必然要求运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在此种意义上,守法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法律所维护的是最基本、也是最低限度的社会道德。2、“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以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前提。这两者的实现都既离不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