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教案04

《美苏冷战》教案04

ID:36066702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美苏冷战》教案04_第1页
《美苏冷战》教案04_第2页
《美苏冷战》教案04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苏冷战》教案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美苏冷战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还应掌握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体验通过美苏争霸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战争的根源,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2、冷战”政策及其表现。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是美苏冷战的过程,具体包括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对峙:马歇尔计划(经济方面)北约和华约(军事方面)激化: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战后初期冷战的实质。教学过程一、杜鲁门主义教师提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教师出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

3、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过渡: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二、两大阵营的对峙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创设情境1:出示图片: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2、出示

4、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那么在军事上美国是怎样实行冷战的?为什么要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设情境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4页小字内容。2、出示教材资料,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85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教师指出:1949年4月

5、,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个军事集团的建立也就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教师指出:面对杜鲁门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势,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建立了经互会)针对“北约”组织采取的相应措施是(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形成,最终美苏为首的两局格局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对峙与斗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

6、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师:在美苏冷战对峙中,东西方之间多次出现危机,其中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酿成全面战争。先了解两次柏林危机,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文,思考屏幕上有关问题。(出示)生思考回答(略)师引导学生完成问题(略)师:除两次柏林危机外,还有一次比较严重的古巴导弹危机,差点引发世界大战。先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出示)漫画中的人物是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请详细观察这幅漫画,阅读课本了解这场危机的前后经过,自主探讨屏幕上的问题。生思考讨论回答(略)师点拨。师:就是这场危机差点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看几幅画面,再

7、次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教师总结:教师指出: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结束,也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工作的中心。而遏制霸权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措施就是使更多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