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

ID:36088741

大小:6.5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5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_第1页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_第2页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_第3页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_第4页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国的改革》(历史北师大九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老师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国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

2、上册“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普京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1725),著名统帅。他于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王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

3、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一一摘自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所以改革势在必行。彼得一世学习造船彼得一世初见波罗的海彼得一世出访欧洲①.政治上,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②.经济上,兴

4、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③.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发展近代军事;④.其他方面: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风俗。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背景:17世纪末,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内容:影响:特点:移植西方,强制欧化2.彼得一世改革现代化炮兵、骑兵与科学院讨论: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提示:彼得大帝并不仅是一个顺乎溯流的君主,更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巨人,他在位时期对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改革使俄国国力壮大,跻身欧洲强国行列。对俄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的改革保留了

5、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也为后来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埋下了伏笔。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改革原因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发展到2800家。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58年,仅莫斯科-一地就有蒸汽机158台。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也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1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已达1万多家。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

6、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奴一文钱也不用花费”。原因(1):俄国资本主义已有所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17—18世纪,正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侯,19世纪的俄国仍固守封建的农奴制度。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买卖,没有土地和财产。地主在毒打农奴富裕的农奴主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材料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

7、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原因(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腐朽,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沙皇俄国陷人危机之中。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米亚的激战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千米)俄国71261606英国32338514603法国1501089160德国17540.210065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年4月—1881年3月),(1855—1881年在位),俄罗斯帝国皇

8、帝。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是俄罗斯帝国近代化的先驱。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他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内容: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二、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土地使用权);三、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法令跪着“解放”?欣喜若狂?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