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变革的时代

7、大变革的时代

ID:36095852

大小:13.0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5

7、大变革的时代_第1页
7、大变革的时代_第2页
7、大变革的时代_第3页
7、大变革的时代_第4页
7、大变革的时代_第5页
资源描述:

《7、大变革的时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立木取信看图复述故事:故事说明什么?一言九鼎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一变”石器骨耜耒耜青铜铲春秋、战国铁农具37页动脑筋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一是铁农具硬度大,不易磨损(比石农具和青铜农具具有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牛耕图40页分析材料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材料一:掌握了牛的习性。材料二:战国时期已用牛耕,并得到广泛推广。二、兴修水利——“二变”这是谁?他做了什么贡献?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分水堰分洪灌溉内江岷江外江3.都江堰.修筑的都江堰造福于人民,使成都平原变

2、成了“天府之国”。劳动工具的改进耕作方法的改进铁农具牛耕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都江堰基础设施的建设小结:一、农业的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三、变法运动——“三变”商鞅秦孝公背景:1、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农民。2、新兴的地主阶级。。。。。。掀起变法运动。目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3.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意义)变法内容课堂小结: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

3、修建私田出现变法运动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形成政治改革确立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是商鞅变法以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或者说根本原因.封建剥削方式出现课本39页寻找变革找出本课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变革的事例,突出一个“变”字。(概括)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修 都江堰、一些土地由国家所有转变为私产,奴隶主转化为封建主,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等等。课后思考: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并讨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启发?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

4、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秦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商鞅变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2)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属于社会进步力量。(3)商鞅变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力。(4)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与气魄,又得到秦孝公的支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

5、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我国普遍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小试牛刀3.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A.秦B.齐C.楚D.燕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C.商鞅向旧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孝公立下的保证5.都江堰属于()A.防洪工程B.灌溉工程C.水利航运工程D.防洪灌溉工程6.下列是一个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

6、他的徭役。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