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

ID:37697156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_第1页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_第2页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教学案班级姓名课题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主备人备注栏(教师填写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标注学习重点及修改错题)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4.9.25序号7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考点目标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易错易混都江堰、商鞅的写法。秦国的变法和整个社会的变革【对照学案,自主学习】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变革1.铁农具:出现时间,

2、推广时间。2.牛耕:出现时间,推广时间。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二、著名的都江堰1.兴修时间:时期。人物:国蜀郡太守。河流:岷江中游。2.地位: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3.作用:P37三、商鞅变法——政治变革1.背景(原因):铁器牛耕广泛使用后,经济领域的变革引发了政治领域的变革。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发展时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2.内容:1、国家承认,允许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生产粮食多的人,可免除(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大小授予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的特权(

3、废除旧贵族特权,打击旧贵族势力)。3、建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3.作用:经过,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4.各国变法的作用: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中考题例】3()[2011年]《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随堂练习】一、填空题:1

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2.我国奴隶制文明结束于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开始于时期。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也。”文字记载的水利工程是二、选择题:(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5、 (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  )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三、材料分析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阅读材料回答:① 上述内容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② 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 感悟反思课后记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