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

ID:36110177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6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_第1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_第2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_第3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_第4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运用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邹红岩女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山中学redicezou@163.com235300摘要: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英语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基本出发。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和交际能力。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发展。但过分地依赖现代信息技术,也会

2、使得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才能有效地优化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字:现代信息技术英语教学过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个学生外语素质的综合表现和最高形态就表现在此,所以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就要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作为知识文化

3、载体的英语,其教学模式必须更新——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目标和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基本评价目标就是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整合后的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旧教学模式相比,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同样的知识,耗时少,理解深,实际9应用能力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更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一个不断追求的长远目标。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

4、论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我们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老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强调的是

5、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要着重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意向和目标,要把学生的技能转变成他们自己的智力活动的安排。这就是说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相关联,要把所教的东西转变成学生所求的东西,把教学的过程转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把所教的知识转换成与学生的思想规律有关联的知识,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正能达到这些方面的要求和目标。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含义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不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和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英语语言9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

6、、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教学结构改变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简而言之,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英语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我们老师精心创设的语言情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的

7、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我们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其过程为:1.在课件中创设出问题情景,展示给学生,“刺激”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2.鼓励学生观察课件时积极思考,自主提出问题;3.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必然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4.要深入到学生中,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解决提出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