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ID:36111439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6

石壕吏教学设计_第1页
石壕吏教学设计_第2页
石壕吏教学设计_第3页
石壕吏教学设计_第4页
石壕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壕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壕吏》教学设计司竹初级中学何早化【教材分析】:“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叙事诗的特点。学生理解《石壕吏》的故事情节及文章结构较易,但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品味诗作的藏问于答及精炼的语言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诗歌。2、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把握叙事诗的特点;把握《石壕吏》中老妇人和石壕吏的形象;3、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与忧国

2、忧民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诵读全文;分析老妇人的致词,感悟战争的残酷及带给老百姓的沉痛灾难。  2、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及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8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老妇人、石壕吏的形象。教学难点:把握《石壕吏》的艺术手法与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教学方法:朗读法 、竞赛法小组 讨论法   、赏析法、表演法等。教学准备:

3、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唐诗故事》。教学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叙事诗,情节紧凑,语言简练,感染力强,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作为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教学过程:一、再识杜甫:(播放幻灯片)课件显示:唐王朝曾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

4、化昌盛、开放包容的大封建王朝,但是,因为一场战乱这个大帝国从此走向衰亡,那场战乱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无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8杜甫,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安史之乱”。在这期间,杜甫正在回华州上任途中,亲眼看见了兵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

5、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著名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换灯片展示学习目标,并带领学生学习它。二、过关闯练(播放换灯片)竞赛形式1、我会读(换灯片)(1)壕邺逾  戍  逾妪  咽看走(2)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换灯片)2、我会说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抽查个别学生及个别句子)三、走进石壕村:(换灯片)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和节奏,并思考:(换灯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提示: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先找

6、出记叙的要素,然后将要素组合起来。)8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3、让学生以小故事的形式复述文章。学生积累:要注意哪些重点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填空:(意对即可换灯片差役是(  凶恶、蛮横     )的老妇是(  可怜   、悲苦、无奈  )的战争是( 残酷      )的作者对老妇一家是( 同情 )的三、 感悟石壕村:(播放换灯片)1、再读课文,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小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提示: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小结:这深刻

7、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2、探究:根据老妇人的话,猜测“吏”都说了些什么。赏析“怒”“苦”。(提示:先把老妇人“致词”的话有几层意思弄清楚。)提示8: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3

8、、探究: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提示:这首诗主要是批判了像石壕吏的官吏,对人民的冷酷无情,凶暴。对于人们认识当时的封建统治的阶级本质,会有启发。这首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袁枚)四、再现石壕村。(播放换灯片及视频)1、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还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