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

ID:36116959

大小:164.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_第1页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_第2页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_第3页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人物介绍:卢明,浙江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校长,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特级教师(高中数学),浙江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华东师大教研员研修中心特聘教授,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曾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报告200余场。35年来,我从教师到校长,一直坚持在一线教学,带徒弟,教毕业班。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何谓名师?特级教师就是名师吗?起初,我也认为特级教师就是名师,但自从自己评上特级教师以后

2、,看法慢慢改变了。名师不是写在纸上的称号,而是一个目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今,我依然前行在通往名师的征途上。怎样成为名师?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地修炼。有思想有主张思想与思考不是一回事。人们常讲“让我思考一下”,意味着需要开动脑筋,而且有了明确的思考主题,具有物质属性,思考是认识的起点。思想则是指向认识的成果,具有信息属性。名师与一般教师的思考有何区别?前者看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不是人云亦云;后者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要养成质疑与追问的习惯

3、我的感悟是:第一,对相关知识领域要有所了解,这是思想形成的知识储备;第二,独立思考,看问题善用独特的视角,敢于质疑与追问;第三,真的对某一件事感兴趣,你只有对一个事物真正从内心关心的时候,才会用心去思考,梳理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常言道“老教师经验丰富”。老教师一定经验丰富吗?在我的接触中,有的教师教龄30年,他的提升期只有5年,之后的25年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昨天的故事”。所以,“老”只是经验丰富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一名教师,如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历练,就不

4、会形成自己的经验。这是我对经验由来的解读。有了这样的解读,才有对待“资历”和“经验”关系的正确态度。再如:数学比较强调“熟能生巧”,体现练习的意义。“熟”真的能生“巧”吗?现实中不少教师错误解读熟能生巧,滥发练习,要求学生做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这样的“熟”到底是生“巧”还是生“笨”?这种把“探究”降至“记忆”的教学,泯灭了孩子的灵性,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还是教育吗?教育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假如你司空见惯,到头来至多成为一名熟练的教书匠。要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或信条作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5、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应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否则,就会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多元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无法抵御浮夸、浮躁、浮华的不良风气,难以克服短视、肤浅、功利和异化的教育倾向。2009年,我反思自己28年的教育实践,概括了我的“教育信条”:教育是启迪智慧,教育是润泽生命,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做有思想的教师要勤学习、善学习,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通过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通过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把“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想清楚了,

6、才有可能走近“名师”。有精神及学术境界人的行为是受认识支配的。境界对一个人做事的影响巨大。教师是一种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是一种精神境界。把教师当职业的人和把教师当事业的人对待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把教师当职业的人往往把成功定在“超越别人”,在业绩上超越,在职务上超越,在荣誉上超越,等等。在我看来,超越只是一种结果,懂得如何实现超越才是最重要的。把教师当事业的人往往心态比较平和,把成功定位在教好书,育好人,简简单单,孜孜以求。把丰富自己看得比超越别人更重要,重视细小,做好日常。备课是教师最平凡的工

7、作,可是,从备课中却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境界。有的人备课东拼西凑,有的人备课寥寥数语,有的人备课照搬自己的旧备课笔记……一个连方案都是毛毛糙糙的教师教学怎能出彩?我的备课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拉框架”,提前一周把下周要上的课作好整体规划和资料搜集;第二轮是“写教案”,提前2至3天把教案写好;第三轮是“温教案”,课前半小时温习教案,对本节课的教学线索、教学问题进行熟悉和再梳理,确认自己完全想明白了,然后整理好心情,走进课堂。教师昏昏,岂能使学生昭昭?把教师当作专业是一种学术境界。有了知识不一定会当老师

8、,即使当了老师也不一定会育人。所以,只有把教师当作一种专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换句话说,教师除了知识,还应该有专业水准。比如,为什么而教?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境界。我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是: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能力不是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炼成的;智慧不是赋予的,而是学生自己感悟的;素养不是空降的,而是学生自己生发的。所以,学习是学生亲力亲为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不能因为学生现在不会,我们就去替代他们,让他们“专心听”“认真记”,这不是“真学习”,一个真实而完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