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

《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

ID:36142963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_第1页
《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_第2页
《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_第3页
资源描述:

《《五、物体的浮与沉》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体的浮与沉【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运用多

2、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看一看:热气球升空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二、新课学习(一)活动10.10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猜一猜: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试一试: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想一想

3、: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二)活动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首先根据活动10.10实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问题。思考1:物体浸没在

4、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可能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叫悬浮。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设计实验方案: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议一议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

5、浮时受到的浮力?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重力G。(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4)由公式F浮=ρ水g(V2-V1)计算小瓶所受的浮力,并将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相应的位置。(5)改变小瓶中配重的数量,使小瓶处于下沉状态。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用测V排算也可)并填入表格。(6)对数据进行分析

6、得出结论。当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漂浮。这就是物体浮沉的条件。思考2: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有什么方法使物体上浮或下沉。3.生活物理社会(1)在打捞中山舰中除介绍了中山舰的历史和打捞过程外,还介绍了浮筒法打捞没船的过程。弄清沉船上浮的原因。(2)读一读:高空科学探测的气球。让学习明确气体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引导学生关心最新科技的发展,及如何用科技为人类服务。(3)了解潜水艇的浮沉原理。4.总结。思考练习WWW:一艘小船从河里行驶至海里,

7、是浮上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