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ID:36156135

大小:1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06

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_第1页
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3.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模拟照相机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得出它们成像的特点。学习用具:毛玻璃、凸透镜若干。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a)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定义。b)两类透镜对光的作用。c)如何测焦距?d)光心,主光轴,焦

2、距,焦点的定义。e)画图。F F F F  二、合作学习(设问导读):阅读教材62页至65页,思考下列问题。1.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胶卷相当于什么?物体在胶卷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2、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屏幕相当于什么?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投影片在银幕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3.放大镜的实质是什么?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4.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分物体所形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阅读后完成下列问题:镜头的作用像与物体比较像距与物距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反馈训练: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在

3、相当于的胶片上得到     的、    的,像。2.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3.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下图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怎样放置?画图表示。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5.常用

4、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像。 四、巩固提升: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2、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3.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B.此时通过透镜

5、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五、拓展探究: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窗户和白墙之间移动,在靠近墙的位置,墙上形成一个2.在透明的玻璃板或者塑料片上滴一滴水,通过水看到的字。(填“放大”或“缩小”)3.小明用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发现一些特点,请你完成填空人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人离照相机镜头的越远,所成像越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比人,人和像在凸透镜镜头的侧课后作业:1.P65:<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2.设计实验:自己设计一种实验来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