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ID:36156963

大小:3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1页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2页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3页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龙门县永汉中学:刘挺秀(说明:此教学设计由本人于2010年3月31日所撰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图例分析晨昏线、地方时等的判读,做到讲练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是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地方时、日期、昼夜长短的判读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坐标的确定、昼夜长短的计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有许多内容涉及了

2、日照图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总结一下有关日照图的判读。下面,我们看几组常见的日照图,思考“从这些光照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地理信息呢”。(课件演示)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示标]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方法。(课件展示)通过太阳光照图判读,可以:一、确定晨线和昏线二、确定地方时三、确定日期(节气)4四、确定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五、确定昼夜长短六、确定日出日落时刻七、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课件展示)一、确定晨线和昏线[自学]什么是晨线和昏线。学生齐读晨昏线概念。[导学]教师结合各种光照图引导学生先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再根据晨线和昏线概念判读。请个别学生判读晨线

3、和昏线。(课件展示)二、确定地方时[自学]判读方法: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2、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3、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经度每差1°,地方时差4分钟。[导学]教师结合光照图引导学生说明判读方法。请个别学生判读下图各点的地方时。(课件展示)三、确定日期(节气)[自学]1、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2、晨昏线和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

4、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导学]4教师再次强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请个别学生判读下列光照图所表示的日期。(课件展示)四、确定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互学]学生讨论:怎样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教师点评:1、据日期判定直射点的纬度。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春秋分日:0°2、地方时12点的经线为直射点的经度。请个别学生判读下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课件展示)五、确定昼夜长短[导学]教师点明计算方法:1、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2、昼长=半昼长×2夜长=夜弧所跨经度÷15°夜长=半夜长×23、昼长=24小时

5、-夜长夜长=24小时-昼长教师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下图点A、N的昼长、夜长。(课件展示)六、确定日出日落时刻[导学]41、日出时刻=12-昼长÷2(半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半昼长)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下图点C、D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课件展示)七、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自学]学生阅读必修1课本19页相关知识,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教师强调: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学生比较下图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教师点评。[课堂小结]本节给大家介绍了日照图的基本判读方法,同学们一定要结合光照图掌握学习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6、(课件展示)作业(任选三小题)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问题:(1)此图表示时间是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在纬线上,图中B、C、D三地白昼最长的是。(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季。(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赤道相同的纬线是。(4)D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E点地方时为。(5)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日出时刻为和日落时刻为。教学反思:优点:善于运用利用各种媒体教学,注重学法指导,条理分明,重难点突出,注重知识点前后的关系,逻辑性强,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基本掌握学习方法。不足:时间把握不够好,缺少趣味性,调动课堂气氛欠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