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怎么疑?

“学贵有疑”怎么疑?

ID:36168500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学贵有疑”怎么疑?_第1页
“学贵有疑”怎么疑?_第2页
“学贵有疑”怎么疑?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贵有疑”怎么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贵有疑”怎么疑──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质疑的思考摘要:古今中外,人们都认可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却常常忽略甚至抛弃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于思考如何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处、“貌似矛盾”处、“有悖常理”处、“有违科学”处进行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词:质疑;阅读教材;引导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明确规

2、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古今中外,人们对质疑的重要性的认可可见一斑。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省去质疑环节;有的老师质疑环节有了,但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的甚至从来不让学生质疑,因为老师心中从不重视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甚至从没这个概念。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于文章题目处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窗户”和“眼睛”,它反映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传递了课文的精神,有的甚

3、至还暗示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情节线索。如果抓住课题教学,引导学生对“窗户”质疑,发挥“眼睛”的传神作用,就更易引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学课文《钓鱼的启示》,我是这样引导的: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之所以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的短文,编者选入我们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他做了一件什么事?生:“做得好”“好”在哪?“对”在哪?生:为什么是“天知地知”?生:编者为什么要改为“钓鱼的启示”?生:究竟有什么启示?学生的质疑过程其实就是学习

4、的过程。笔者领着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自己找答案边做笔记。这样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释疑,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在那“天知地知”的环境里,看到那条很有魅力的“鱼”,看到那位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的父亲,也看到了那位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的“我”。随着教学“质疑”与释疑的深入,学生也和“我”一样终于感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心灵深处感受到“钓鱼的启示”的成长意义。二、于“貌似矛盾”处质疑有些课文有些地方通过前后联系,不难发现似乎前后矛盾。但貌似矛盾的外表下,再稍加思考却又合情合理,让人点头称赞。如《桂花雨》一课,课文倒数第二段写到“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

5、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怎能和满山的桂花比?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这句话是作者的错误吗?当然不是。那该怎么理解母亲说的话呢?从文中妈妈的情感深处,从妈妈那思乡爱乡的感情出发,从月是故乡明的道理出发就情有可原,就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有了一定把握后,出示本段,让学生带着问题、你能就本段提出什么问题、反复自读。不一会儿,学生的问题出来了:为什么“我们”全家要搬到杭州去?为什么我每次去山上赏花总要给母亲一大袋桂花……这些当然不是笔者想要的最好的质疑。于是,笔者笑着摇摇头,慢悠悠地说:“

6、再想,再想!”学生一阵沉寂后,终于有人“哦”了一声,仿佛恍然大悟似地,骄傲地高高地举起手,嘴里嚷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其实很多孩子都想到了:满山的桂花真的不及家乡院子里的那一棵桂花香吗?这种前后联系中“貌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很多的。如《窃读记》里,小女孩在书店里连续站了两个多钟头,按理说应该是两腿发软,两脚酸痛,可为什么走出书店时却“浑身轻松”?这样的质疑,能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深入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精神,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三、于“有悖常理”处质疑有些课文乍一看似乎和生活常理不相符,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如《落花生》一课。学生读到“

7、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部分学生会想,一个男人和老婆孩子们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为什么却说“很难得”呢?笔者故意让孩子们停下来,笑笑地看着他们:“孩子们,你们读到这里就没什么疑惑吗?”于是,几个孩子举手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有比较丰富的课外知识,且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家庭背景是很难理解的。笔者让孩子们课外查找资料,第二课时留五分钟交流。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