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

ID:3617148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_第1页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_第2页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目标:1、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2、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2、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那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分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2、完整欣赏(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3、音乐知识(1)介绍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2)组曲简介: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的组合。早在14世纪,舞会里即盛行一慢一快的对比性舞曲的组合。16世纪初,琉特演奏家仿此形式以1首庄

3、严的2拍舞曲与1首轻快的3拍舞曲联合成套曲,例如在法国、德国及英国,通常采用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的组合,在意大利,则采用帕萨梅佐舞曲和萨尔塔雷洛舞曲的组合。此外,许多作曲家还各自按自己的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组合的试验。从当时编纂的琉特曲集中,经常可以发现3个或更多舞曲的组合形式。4、分段欣赏(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③主奏乐器是什么?(长号、大号)(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善良、美丽

4、)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位置的危险)(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

5、来)(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5、拓展(1)教师提问: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2)教师补充: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6、小结下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