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 (2)

9、古诗两首 (2)

ID:36192750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9、古诗两首 (2)_第1页
9、古诗两首 (2)_第2页
9、古诗两首 (2)_第3页
资源描述:

《9、古诗两首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家嘴小学三上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3.学习重难点: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4.学习方法建议:朗读感悟法5.课时安排:两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二)初知诗意(

2、三)合作学习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2)交流不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

3、“促、深”。第二课时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二、初读  (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三、精读理解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1、四

4、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  3、朗读指导,并背诵。  四、拓展总结  (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

5、范读→指名读、评议)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三、学习资源推荐

6、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zōng),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jī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四、困惑与建议(反思)窗体顶端在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时候,课堂中我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诗意,加以引导。通过想象很好的让学生体会了诗人当时写下这

7、首诗时的感受,体会了诗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窗体底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