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课件

9古诗两首课件

ID:38961296

大小:2.3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22

9古诗两首课件_第1页
9古诗两首课件_第2页
9古诗两首课件_第3页
9古诗两首课件_第4页
9古诗两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9古诗两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并书写“促、深”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夜书所见》。3、能结合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并能感受作者思念家乡的心情。夜书所见叶绍翁南宋解诗题识诗人叶绍翁,南宋诗人,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其中《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

2、深篱落一灯明。读古诗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风声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梧叶:梧桐树的叶子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料想挑:捉促织:蟋蟀篱落:篱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夜书所见叶绍翁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并书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古诗。2、掌握朗读和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3.拓展积累思乡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山东↓思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yìféngjiābèiyáobiànchāzhūyúyì一种植物,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以表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王维,唐代诗人。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正处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当时的长安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举目无亲、孤独寂寞。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5、萸少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陌生的客人每逢:每当遇到佳节:美好的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解释: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遥远知:想到遍插:每个人都戴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6、/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再读诗句,品味作者情感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我会写:促深倍忆插佳逢异遍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