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合唱详案文档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

ID:36215442

大小:127.8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_第1页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_第2页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_第3页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_第4页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猎人合唱详案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猎人合唱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听、唱、演等实践活动,感受、体验歌剧音乐。过程与方法: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猎人合唱》,基本做到二声部演唱声音和谐统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认识了解韦伯的生平贡献。教学重点: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猎人合唱》。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声音和谐统一。教学方法:参与法、感知法、体验法、模仿法、想象法、创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一)多媒体播放《猎人合唱》视频选段。(二)教师简介作品。(多媒体出示作品

2、简介)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视频《猎人合唱》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著名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这部歌剧创作于1820年。故事取材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广为流传的、一个名叫《黑猎人》的民间传说,它描写年轻的猎人马克斯与守林人的女儿阿格泰相爱,并战胜重重困难,最后结为夫妻的故事,表达了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这一主题思想。在当时黑暗而窒息的封建复辟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猎人合唱》是这部歌剧里最精彩、流传最广的选段之一,它的原名为《在这世界上,有什么能和猎人的欢乐相比!》。它生动地描绘出勇敢、勤劳的猎人们蓬勃的朝气和豪爽的性格。教师:这

3、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猎人合唱》(课题出示)。—选自歌剧《自由射手》作曲家韦伯。(三)简介歌剧与作曲家: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它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在歌剧中处于主要地位。韦伯是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0岁学习演奏钢琴,以后又学习作曲,14岁时已写有不少作品。1813年以后,先后担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成就卓著。其代表性作品《自由射手》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除了《自由射手》之外,歌剧《欧丽安特

4、》、《奥伯龙》也有较大影响。在钢琴作品中,《邀舞》颇为著名。设计意图:抓住_本节课的主题音乐进行听觉刺激,在音乐情绪的感染下,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视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感官的参与下,体验美好的音乐形象,从而顺利地导入本课主题。二、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要求认真欣赏、感知)。教师:同学们,音乐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听完之后把你们的感想大胆地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课件出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演唱形式?(男声合唱)●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中速)●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猎人

5、们乐观、自信、勇敢、坚毅的性格以及捕获猎物时的自豪情绪。)(轻快、活泼地)●这首歌曲能分为几部分?(两部分)(二)节奏练习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地方?多媒体出示节奏谱:用手指在桌面上敲击这种节奏型:“xxxxxx”。思考:这种节奏会让我们想象到狩猎场上的什么形象呢?学生:马儿奔跑。练习节奏:教师:我们用歌声来模仿一下,想象自己骑马奔驰在森林里。(三)发声练习多媒体出示乐谱:学生用“啦”哼唱第二部分旋律(要求演唱时姿态挺拔,以轻快、跳动的声音表达。)1=Fmf﹥﹥00

6、00

7、153

8、153

9、542542

10、542

11、542

12、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mf﹥﹥555555

13、555555

14、155

15、155

16、7777

17、7777

18、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四)学习方法1、教师弹奏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音乐在歌词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都是衬词,节奏较为密集。2、教师:第37小节出现的小音符是我们学过的哪种装饰音?学生:前倚音。(要求学生演唱时时值要短,通过对比聆听,体会到有装饰音则更能表现快乐的心情。)教师:第35小节第一拍上方的三角是什么记号?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重音记号,自信有力。教师:请大家演唱时把它表现出来。3、引导学生进入合唱部分

19、,强调音程关系概念(第35—38小节)。分组哼唱上下两个声部旋律,分别表现捕猎和埋伏的两个猎人。(要求两声部音准正确,音色和谐统一。)请学生跟着范唱小声模仿第二部分。4、再听一次范唱,并思考它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第一句强,第二句弱。5、跟琴带上力度变化演唱第二部分。(要求能够自信地、用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设计意图:将歌曲中最打动人、最有特点的第二部分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准确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重复、对比的聆听体验中感受作品的审美情趣。在“景(境)”中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根据教学过程,先师生共同创设出

20、情境,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学习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寻找(设计教学方法,体现运用音乐要素,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形象的正确表现))到正确的声音(包括音色与方法)来表现这种情境,表达出师生对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与理解。(五)再次聆听多媒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