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案作者

合欢树教案作者

ID:36226882

大小:3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07

合欢树教案作者_第1页
合欢树教案作者_第2页
合欢树教案作者_第3页
合欢树教案作者_第4页
合欢树教案作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欢树教案作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欢树教案作者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3.感悟亲情,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咱们今天先来看一幅照片,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你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有很多评论家说史铁

2、生是最爱笑的作家,一个残疾人却成为最爱笑的作家,那么是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在面对残疾之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呢?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何方呢?我们今天要学习史铁生的散文名作《合欢树》,看大家能否从中找到答案。二、文本解读大家看屏幕,这就是合欢树,请问课文里有对合欢树的具体描写吗?那么课文里写了合欢树没有呢?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请问课文哪里写了合欢树呢?请找出写合欢树的文段。赏析课文第7-12段1、作者在后半部分写到合欢树,那么围绕合欢树,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呢?2、请大家仔细读这部分,拿上笔,看你有哪些发现,哪些感悟,把你的发现感悟写在旁边;同样,有问题也写在旁边,

3、就这些问题,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商量一下。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把经过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说出来,没准其他同学有他的看法。学生3:第8段最后一句写悲痛,忘记,为什么?--学生解答背景。请继续提问,学生4: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删去?第7、9段孩子是否从侧面表现了什么?师:关于孩子与树影,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生答:题目是合欢树,最后才写,并且没有正面去写,空城计,孩子是作者的象征。师:为什么要写孩子和树影儿?看最后一段,齐读,能否找到点什么?板书:童年---树影儿---妈妈师:在孩子的眼里,快乐的童年和树影儿有关系,树影儿又和妈妈有关系,小孩子自己的妈妈,在树影儿身上感受

4、到来自母亲的爱---他的母亲。这树是我的母亲种下的,小孩不知道,孩子能感受到这树散发出来的温馨,但他无法认识和感受这爱有多么浓烈,多么伟大。为什么要写孩子与树影儿?那就是要写母亲的爱啊,它就像发酵很长时间的酒一样一打开坛子就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这酒香还能传染给很多很多的人,所以史铁生在《庙的回忆》里说:“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并保佑了我很多年。”树成了母亲母爱的象征,树影儿成为爱的荫蔽,庇护着我,庇护着在这生活的孩子。、赏析课文1--6段刚才有同学提到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问题,说了个词“空城计”,如何理解?看到文章前半部分,前面提到合欢树没有?写

5、了什么?先读一读。其他同学听的时候拿上笔,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勾划出来。师: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开始。学生1:第2段中“再试一回”--对儿子永不放弃的爱,医院已经明确表示的前提下,母爱更伟大。学生2、第2段最后母亲自责的味道,爱学生3:第3、4段,借书--获奖母亲不在人世,让作者悲痛,让读者震撼。学生4:第1段,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裙子--白发,年轻高贵美丽的女子为了不可能好的儿子的双腿,头发斑白,还虔诚地抱着希望,表现母亲博大的爱。师:同学们,感动说不完,感动还有很多,现在我们不妨冷静理性地看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题目是合欢树,而前半部分没提,只在后面说到,

6、前后是否脱节,前面的文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空城计”呢?师:看到第8段关于树的来由,母亲第三年看到合欢树叶子茂盛了,母亲高兴,以为好兆头,----儿子的腿能康复,在母亲的眼里,合欢树就好像自己的儿子,写合欢树时就隐隐约约有“我”的影子,呵护合欢树也是对我的呵护,2、3段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前后是照应的关系,合欢树在前面虽没出现,但却统领本文,在母亲眼中,合欢树等于儿子,在儿子眼中合欢树等于母亲,用一句话总结:亦子亦母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读到这,我们明白了文章写的是母亲,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却用《合欢树》为题。读到这,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史铁生与母亲的深情,能感

7、受到史铁生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忏悔,对于母亲,自己没能带给她幸福。我们现在如果可以珍惜的话,我们该不该珍惜身边让我们感动的情感呢?三、文章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母爱。描写母爱的文章很多,对母爱作者写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写了一颗合欢树,写了些前三十年中的一些细小的生活片段,从片段和从合欢树中,我们能读出深深的情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这就是散文常见的手法----以小见大。以后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这个特点。四、感悟亲情在生活中,点滴亲情让我们感动,用一段短文,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8、—意大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