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最终版

质量管理最终版

ID:36232982

大小:28.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7

质量管理最终版_第1页
质量管理最终版_第2页
质量管理最终版_第3页
质量管理最终版_第4页
质量管理最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最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质量管理学企业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姓名:白雅露班级:工商1103学号:201117910826案例一:毒胶囊事件正文: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正面评价: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可是就

2、是这样重金属超标的胶囊,我们的质量检查也没有发现,没有检查出来不是吗?生产毒胶囊外壳的商家固然有错,可是,是不是我们的质量检查机制太落后,或者是太松散,才使毒胶囊有机可乘呢,因此,毒胶囊事件不仅仅是商家的过错,也有我们国家药品质量监督机制的过失不是吗?反面评价:毒胶囊事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按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来看,究其原因,从质量管理角度上讲,是供应链管理出了问题,首先第一步,是胶囊原料供应商良心出现了问题,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但是药品要想最终流入市场,是需要经过层层把关的,所以,胶囊制造过程,即供应链二,药

3、品加工企业,他们也是责任巨大的,他们没有尽职尽责,严厉把关,抓好质量问题,再退一步说,即便毒胶囊侥幸逃过了前两关,那不是还有质量检验吗?可是我们的质量检验机制更是弱不禁风,岌岌可危,居然再一次放虎归山,使毒胶囊这个药品肿瘤过“五关斩六将”,顺利流入了市场,进入了患者的口中。供应链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既不监管,又不检验,以国内供应商的良心做背书,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不出事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能的,从三鹿开始中国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大大失望,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不管哪家药厂的胶囊药品,我都会倒出来吃把胶囊扔掉,不管政府和药监局再怎么出

4、来作保证,我都不会信了,摧毁一个国家的公信力是很容易的,建立起来一个国家的公信力是非常艰难的。案例二:哥仑比亚航天飞机失事正文:2003.2.1美国“哥仑比亚”航天飞机着陆前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美航天负责人为此辞职,美航天事业一度受挫。事后的调查结果也比较令人惊压,造成此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哥仑比亚”航天飞机有2万多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度高温,避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融化。航天飞机是高科技产品,许多标准是一流的非常严格的,但就一块脱落的隔热瓦,0.5%差错葬送了价值连成的航天飞机,还有

5、无法用价值衡量的宝贵的7条生命。同样,我国的卫星发射失败只是因为配电器上多了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点小小的东西使卫星发射失败。正面评价:“哥伦比亚”的20000多块隔热瓦只有一块出问题了,其实出错率已经是相当相当的低了,或者换言之,在如此多配件的高科技航天飞机组成过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航天飞机系统非常复杂,这注定了航天飞机的发射要冒风险,要想成功的飞行并且着落,可见,对任意一个配件的质量检查都不可以轻易放过,可是一个完整的航天飞机有几十万个零件,要想做到全面质量检查,一个都不出错,又是谈何容易,并且,在这次事故之后,调查人员

6、得出结论认为,每78次发射就有可能出现一次空难。所以,对于这次的失事,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必须引起航天部门应有的重视,进行深度反思,从而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反面评价:。“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服役时间较长,设计和制造与其他航天飞机相比相对落后,03年前多次出现小问题,因而飞行时间也被多次推迟。可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并不是没有过成功的案例,而且在最近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了发射航天飞机的能力,并且失事率极低,因此我们说,即便航天飞机有数以万计的零配件,即便要保证百分之百零失误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并不是不可能的。所以

7、最后我们还是把问题归结在质量检查方面,可能是质量检验不过关,或者是统计质量控制方法有问题等等,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不厌其烦的每次在航天飞机发射前,对它的零配件进行50次检查,100次检查,500次检查,1000次检查,甚至更多,我相信,一定可以将失误率降到更低直至为0.那么我想,美国也不必遭受“哥伦比亚”失事如此大的的损失,那7位英勇的宇航员更不至于为此献身。案例三:秦池古酒昙花一现正文:秦池古酒,一个昙花一现的造酒企业,1994年曾经以6666万拿下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根据秦池对外通报的数据,当年度企业实现销

8、售收入9.8亿元,利税2.2亿元,增长五到六倍。可是因销售规模极度膨胀,一个县级小酒厂,怎么能生产出9.8亿元销售额的白酒呢?最后经过记者的调查,一个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终于尴尬地浮出了水面: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