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

ID:36242243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摘要:银企对账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商业银行发现隐患、堵塞漏洞、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和解决银企对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银企对账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是当前商业银行改革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针对当前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工作存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关键词:银企对账;内控制度;问题及对策银企对账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真实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确保资金安全、有效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相继曝光的山西“7.28”金融诈骗案、中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资金盗窃案等大案要案,犯罪分

2、子正是利用银企对账制度不落实、对账流于形式等银行内控体系存在的漏洞,大肆盗窃、挪用客户资金且长期掩盖犯罪行为,最终给银行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认真汲取案件带来的深刻教训,进一步完善落实银企对账制度、加强银企对账制度执行力度,对商业银行有效防范资金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实现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银企对账中存在的问题银企对账是通过银行与开户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核对双方账务记录,及时发现账务处理过程中的差错和银行账户资金的异常变动,防止发生内外部人员蓄意挪用、盗窃客户资金的不法行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然而,这项对银行和开户单位均有着重要作用的工作

3、,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企业对银企对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全面,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对银企对账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全面,认为对账工作可有可无,对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认识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部分开户单位在收到银行送达的对账单和对账账页时,不认真核对相关账务,仅仅在对账单上盖章了事,有的开户单位对银企对账采取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存在抵触情绪。2.对账单送达和回收率较低,银企对账制度执行难度较大。银行对账单是银企双方进行账务核对的依据。按照制度要求,银行应定期向开户单位签发对账单和

4、对账账页,开户单位应根据银行提供的账页逐笔与本单位账务记载进行勾对,在对账单上记载对账结果并加盖预留银行印鉴后,将对账单返还开户银行。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对账单送达和回收率较低始终是困扰银行基层经营机构的一大难题,部分对账单根本无法送达开户单位,部分单位收到对账单后既不进行账务核对,也不向开户银行返还对账单。根据多家银行基层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银行对账单的回收率大体在30%一40%的水平,也就是说有60%一70%的开户单位未与银行定期进行对账,隐藏了极大的风险隐患。银企对账难,是各家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变数多,大量的企业搬迁、破产、兼并

5、、改制,银行的客户资料信息未得到及时更新,银行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对账渠道不畅,众多企业账户成为长时间不动的睡眠或半睡眠账户;二是企业流动性大。建筑施工企业是流动性很强的行业,这些企业平时倾巢外出施工,本部无人留守,无法与之取得联系,更谈不上对账;三是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增加了银企对账的难度;四是开户单位存在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出于种种原因,不愿与银行进行账务核对。3.操作流程不规范,银企对账失去了有效的风险控制作用。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为提高服务水平,对部分重点客户开展了上门服务业务,对账单长期由客户经理或机构负责人在银企双方进行传递。由于对账单在传递过程中缺

6、少规范的交接、签章和密封措施,使得某些不法分子能够通过隐匿、篡改、伪造、变造等手段,切断银行与企业之间正常的信息沟通渠道,达到长期掩盖犯罪行为的目的,银企对账失去了有效的风险控制作用。4.银行岗位制约制度执行不到位,银企对账流于形式作为银行防范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内控制度,银企对账应坚持业务经办与对账岗位分离,对账工作实行双人经办,以达到相互制约、发现隐患、防范风险的目的。但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部分基层机构经办和对账岗位未做到有效分离,账务处理人员与对账人员混岗操作,单人办理对账等情况较为普遍,使得极为关键的对账环节缺少了有效的岗位制约和相互监督,银企

7、对账制度执行流于形式,难以及时发现客户资金异常变动,为银行内部或内外勾结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5.银企对账手段落后,对账时效性差。目前,银行与开户企业对账长期沿袭银行定期向开户企业签发纸质对账单进行对账的手工方式。这种方式从银行签发对账单到开户单位完成对账并反馈对账信息,要经过多个环节的交接和传递,造成对账周期较长,对账时效性较差。据部分营业机构统计,一个对账周期平均要达到1-2个月的时间。如此长的对账周期,即使通过对账发现了案件线索,银行和开户单位也往往丧失了采取措施的有利时机,难以及时堵塞资金管理漏洞、防范资金损失进一步扩大。二、加强银企对账工作的对策

8、建议1.提高银企对账工作的认识,明确银企双方对账责任。一是商业银行要加大与客户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