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

ID:36248196

大小:3.0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7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①第11课_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平天国运动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491851--1864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1、内部原因(根本原因):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4、主观条件:洪秀全创办“拜上帝会”组织(新的灾难)激化激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组织有什么特点呢?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原道救世歌》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材料三(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

2、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唯恐不速者。——《原道觉世训》“上帝”和平等思想是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把清朝统治者丑化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阎罗妖”等怪物最显著的特点: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全州之战长沙之战攻克武昌定都天京3、北上进军,冯萧牺牲4、定都天京,建立政权(1853春)1、金田起义(1851年初)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在靖港战役中被太平军打败的曾国藩欲投水自尽“中宵念此,魂梦屡惊”湘军(2)太平军进军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意义、评价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①初步奠定了

3、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②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金田起义标志着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永安封王图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东王节制诸王永安建制(3)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军事行动战况作用和意义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曾攻到天津郊区,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而失败控制了安徽、江西、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先后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江北、江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牵制了大量清军,为西征创造了条件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2、后期

4、:《资政新篇》●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核心:解决土地问题2、内容:实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1)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①原则:②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产品分配:“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①原则:②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3)目标:“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3、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5、2)空想性:①主观方面:A.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是无法实现的,它只代表小生产者的主观愿望。B.绝对平分产品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客观环境: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3)落后性:此纲领追求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而时代潮流却是资本主义的发展。(1)革命性: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扩大私有财产小农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私有制经济(二)《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政治、经济、外交、文教3

6、、评价:(1)先进性: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和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2)局限性:①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的产物。②从实践上看,它脱离了太平天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加之战事紧迫,因此缺乏实践的基础。《天朝田亩制度》(1853)《资政新篇》(1859)文件项目内容1、土地分配(原则?方法)2、产品分配(原则?方法)1、政治:法治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3、文教:新式学堂、医院意义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核心思想(目标)是太平

7、天国建国纲领。它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只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局限性是改革内政振兴国家的治国方案。它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当时形势,也没有实行思考: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相同:不同:联系:革命纲领反封建脱离实际产生背景不同群众基础不同经济主张不同作用影响不同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继承反封建的一面;弥补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和落后。天王府的西花

8、园—煦园景色天王府花园三、从天京变乱到天京陷落(一)天京变乱:1、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直接原因:洪、杨之争2、经过:洪秀全杨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