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英华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

ID:36252416

大小:283.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07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_第1页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_第2页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_第3页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_第4页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教学英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抓实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兰想林主要内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效益的应对策略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提出的背景提高教学有效性追求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中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更加突出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效教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始状态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多元化状态杜威——教育与生活人的多元化发展教学设计加涅——认知设计模式杜威——参与者设计模式加德纳——多元智能设计模式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时间投入与教学效果并不成正比例作业量的

2、增加与学生能力发展不协调频繁的考试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教师课堂预设与学习结果的失望山东高效课堂的特点三高: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三学:肯学想学会学四主: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有效教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理解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其核心内涵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相对

3、概念,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和追求,追求过程的完美,追求结果的卓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教学有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课堂教学具体目标是否合理;师生行为是否与实现目标相关;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到位。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回答教学是否做对了要做的事情认知:知之甚少到较多,由不懂到懂;方法技能: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较熟练;情感态度:从不想学到想要学,从不感兴趣到有兴趣。观察指标作业反馈:正确率80﹪以上课堂表现: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学生学习状态,不

4、同层次学生表现教师感觉:心情舒畅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目标,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关注要素课堂容量:教学任务的数量,信息数量;思维程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学习时间:是否拖堂,是否经常重复;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主要表现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教师语言幽默,教态亲切,富于激情;讲究教学艺术,应变能力强,点拨及时到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维目标的割裂其一,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的过程与方法,为活动而活动。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

5、度与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孤立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二、教学内容的泛化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比如语文课:或者丧失自我,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物理课、班会等;或者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空洞;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根本保证。案例一:《O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O”,问: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

6、什么吗?生1:零。教师似乎不满意其回答,让其坐下,继续启发道:谁再动动脑筋,“O”又像什么?生2:像轮胎。师: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生3:“O”像太阳。生4:“O”像十五的月亮。生5:“O”像西瓜。,(教室里的学生纷纷抢着发言,教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课堂气氛持续了近20分钟,学生们都是在描述“O”像什么东西。即将下课,教师进行着课堂小结。三、教学活动的外化1.“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2.合作有

7、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前提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3.探究有“温度”无“深度”,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四、教学层次的低下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长时间来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缺乏动态的变化,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的、定格的关系。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一位老师讲“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课上老师提了105个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3记忆性问题78推理性问题22创造性问题2批

8、判性问题0五、预设和生成的冲突1.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的表现。2.生成过多。必然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