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蒲微)》

《望岳(蒲微)》

ID:36255993

大小:2.5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7

《望岳(蒲微)》_第1页
《望岳(蒲微)》_第2页
《望岳(蒲微)》_第3页
《望岳(蒲微)》_第4页
《望岳(蒲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岳(蒲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望岳》说课稿主讲人:王杰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杜甫诗三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必修课文,本课位于教材的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节,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2.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第一首《望岳》。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

2、目标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望岳》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二.说教法(1)教学方法主要运用朗读法、讨论法以及启发探讨法,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对诗歌主体思想的把握。(2)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能展

3、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交流探讨→知识内化→拓展深化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采取诵读、批注、圈点、,并且对照注释,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体会诗歌情感,遇到疑难时教师再适度点拨。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身居山城重庆,相信大家对山一定不会陌生,冬天的山严肃深沉;春天的山生机盎然;夏天的山活泼清爽;秋

4、天的山红艳照人。世间有一种非常美妙的事情,那就是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一旦他们相遇合,碧水青山将成为激发诗人创作激情和灵感的绝好对象,而天才诗人也将以与世人不同的慧眼灵心和生花妙笔发现并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它的绝美风姿。于是,作为他们美满结合的结晶,璀璨夺目的诗章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欣赏这些美妙诗章中的古诗。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生字词的梳理。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决眦(zì):极目远望。决:裂开。眦:眼角(3)疏通文章大意,诗歌整体情感地把握。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

5、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不得不让读者心驰神往。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精读探究,梳理疑难1.“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

6、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2.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问:年

7、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4.背诵古诗欣赏体味,总结

8、全文《望岳》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伴奏朗读,读出情感。布置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