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ID:36260825

大小:38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07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_第1页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_第2页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_第3页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_第4页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报告人:王雨嘉03081160一概述维生素是一类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食物的构成成分,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维生素包括很多不同种类的化合物。针对于今天的题目,我们先明确一点,这些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之所以被归为维生素,并不是根据他们的化学特性,而是根据他们的生物学功能。也就是说,这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各不总是相同。比如:维生素C:六碳的多羟基内酯维生素A:一元醇类,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维生素D3:又称7-脱氢胆固醇,由胆固醇脱氢生成维生素B2:由D-核醇和7,8—二甲基咯嗪组成二植物中的维生素在植物中的许多化

2、学物质中,维生素占有特殊地位。它们由植物合成并且通常以微量存与植物体中。如果植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百分之几,那么维生素的量只能一百分之零点几甚至更小来计算。这就要求对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既要具有特别高的灵敏度又要有足够的精确度。三维生素检测分析实例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B1,B2的荧光测定法维生素D2紫外吸收测定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其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烯二醇基,我们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来测定维生素C维生素C2,6-二氯酚靛酚维生素C2,6-二氯酚靛

3、酚(还原型)(氧化型,粉红色)(氧化型)(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染料的钠盐在水溶液中显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基础化学实验一》:P166“药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同样利用维生素C的还原性,以淀粉为指示剂,以I2为滴定剂对其进行测定。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的荧光测定法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当紫外线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光停止照射的时候,这种光线很快的消失,这种光线被称为荧光。荧光光谱是一种发射光谱,根据物质荧光波长可确定物质分子具有的某种结

4、构,从荧光强度可测定物质的含量。这就是荧光分析法。分子结构和荧光的关系共轭∏体系钢性平面结构:我们用芴和联苯作一个比较芴=1.0联苯=0.2让我们看一看维生素B1的分子结构:并不是一个好的荧光体于是我们将它氧化,成为蓝色的荧光物质硫色素:之后,我们采用荧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再看维生素B2:一个平面钢性分子!它本身就是一个好的荧光物质,440~500nm波长下能发射荧光,可直接被测定维生素D2紫外吸收测定法紫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它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Beer-Lambert定律是吸收光谱的基本定律,数学表达式:A=表明物质在一

5、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呈线形关系。因此,只要选择适宜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就可以求出其浓度。通常选择被测物的吸收峰处进行测量。维生素D2的吸收峰在265nm处,于是我们采用将其溶解在乙醇溶液中,测其265nm下的吸收值,就可测定其含量。计算结果由此式计算:c—维生素D2的质量浓度,mol/L;b—测定时所用的比色杯长度,cm;A—在265nm下读取的吸光度;参考书目:孙中武编著,《植物化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倪坤仪主编,《仪器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Theend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