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

ID:36261561

大小:944.0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07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_第1页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_第2页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_第3页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_第4页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测井-侧向及微电阻率测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侧向测井和微电阻率测井主讲人:李维彦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资源学院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最早出现的测井方法之一三侧向侧向测井(Rt)七侧向普通电阻率测井双侧向微电极微电阻率测井(Rxo)微侧向邻近侧向微球形聚焦测井主要讨论:1:侧向测井实现原理;2:微电阻率测井实现原理;3:曲线应用4.1侧向测井在高矿化度泥浆的钻井中或高电阻率剖面井中进行普通电阻率测井时,由于井的分流作用大,所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变化平缓,几乎无法分辨岩层,更无法确定岩层的电阻率.因此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

2、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为了求地层径向各带电阻率设计各种侧向测井.如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等等一三侧向三电极侧向测井简称为三侧向.为了测准确渗透层井段侵入带和原状地层电阻率设计深/浅三侧向,两种电极系探测深度不同但测量原理相同.1电极系:(如图)(1)深三侧向主电极:A0;屏蔽电极:A1A2(2)浅三侧向主电极:A0;屏蔽电极:A1A2回路电极:B1B22测量原理二、七侧向测井1电极系:(如图)(1)深七侧向主电极:A0;监督电极:屏蔽电极:A1A2(2)浅七侧向主电极:A0;监督电极:屏蔽电极:A1A2回路电极:B1B22测量原理

3、三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探测深度浅而七侧向探测深度虽然有所改进但深浅七侧向电极距不同,所测两条视电阻率曲线受围岩影响不同给解释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提出双侧向(8侧向)测井.1双侧向测井电极系双侧向测井电极系是三七侧向测井电极系结合的产物主电极:A0;监督电极:屏蔽电极:深双侧向:电极作为屏蔽电极浅双侧向:电极作为回路电极2测量原理四侧向测井曲线应用1曲线特点2侧向测井曲线应用(1)识别岩性;(2)确定地层真电阻率;(3)判断油水层;4.2微电阻率测井测井为了提高纵向分辨率,不漏掉薄层和求准确目的层厚度;直观判断渗透层;准确测量冲洗带电阻率等目的建立

4、微电阻率测井微电阻率测井包括:微电极微侧向邻近侧向微球形聚焦测井等1测量原理电极系如图:(1)电极AM1M2嵌在绝缘极板上使电极系贴井壁测量(2)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1M2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微电极系:(A0.025M10.025M2)为微梯度电极系电极距为0.0375米;A0.05M2为微电位电极系电极距为0.05米两种电极系探测深度不同因此前者(40mm)反映泥饼电阻率后者(100mm)反映冲洗带电阻率一微电极测井2微电极测井曲线通常采用重叠法将微电位和微梯度两条曲线绘制在成果图上(如图)特点:在渗透层两条曲线分开;在非渗透层两条曲线基本重合在

5、一起二微侧向测井1电极系(1)把三个圆环电极放在极板上;(2)贴井壁测量微电极受泥饼影响大,微侧向电极系受泥饼影响小2测量原理微侧向探测深度约为8厘米泥饼分流作用减小主要反映冲洗带电阻率邻近侧向探测深度较小,当泥饼较厚时泥饼影响明显,为增加探测深度设计邻近侧向测井三邻近侧向测井1电极系主电极:A(矩形)测量电极:M辅助电极:A1监督电极:M1,M2四微球形聚焦测井2测量原理恒压法测量1划分薄层;2确定冲洗带电阻率;3与侧向测井组合直观判断油层五微电阻率测井资料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