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

ID:36275138

大小:1.9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08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_第1页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_第2页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_第3页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_第4页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2007年全国高考压轴题集锦1.(安徽卷)如图,曲线的方程为.以原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分别与曲线和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与点.直线与轴相交于点.(Ⅰ)求点的横坐标与点的横坐标的关系式(Ⅱ)设曲线上点的横坐标为,求证:直线的斜率为定值.xyBAOaCD2.(安徽卷)某国采用养老储备金制度.公民在就业的第一年就交纳养老储备金,数目为,以后每年交纳的数目均比上一年增加,因此,历年所交纳的储备金数目是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与此同时,国家给予优惠的计息政策,不仅采用固定利率,而且计算复利.这就是说,如果固定年利率为,那么,在第

2、年末,第一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第二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以表示到第年末所累计的储备金总额.(Ⅰ)写出与的递推关系式;(Ⅱ)求证:,其中是一个等比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3.(北京卷)已知集合,其中,由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其中是有序数对,集合和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和.若对于任意的,总有,则称集合具有性质.标准文档实用文案(I)检验集合与是否具有性质并对其中具有性质的集合,写出相应的集合和;(II)对任何具有性质的集合,证明:;(III)判断和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福建卷)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Ⅰ)

3、求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Ⅱ)设,求证: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5.(福建卷)已知函数(Ⅰ)若,试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Ⅱ)若,且对于任意,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Ⅲ)设函数,求证:.6.(广东卷)已知是实数,函数.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有零点,求的取值范围.7.(广东卷)已知函数,、是方程的两个根(),是的导数.设,,.(1)求、的值;(2)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有;标准文档实用文案(3)记,.求数列{}的前项和.8.(湖北卷)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函数,,其中.设两曲线,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

4、(I)用表示,并求的最大值;(II)求证:().9.(湖北卷)已知为正整数,(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II)对于,已知,求证,求证,;(III)求出满足等式的所有正整数.10.(湖南卷)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I)若动点满足(其中为坐标原点),求点的轨迹方程;(II)在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湖南卷)已知()是曲线上的点,,是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I)证明:数列()是常数数列;标准文档实用文案(II)确定的取

5、值集合,使时,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III)证明:当时,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12.(江苏卷)数列为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若,记为数列的前项的和.(1)若,求证:;(4分)(2)若,求证:为整数,且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列的项;(8分)(3)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数,使等比数列中有3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一个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分)13.(江苏卷)设是不全为的实数,函数,若有实数根,且都是的根,反之,的实根都是的根.(1)求的值;(3分)(2)若,求的取值范围;(6分)(3)若,求的取值范围.(7分)

6、标准文档实用文案2007年高考压轴题集锦(答案)1.本小题综合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知识,主要涉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间距离公式、直线的方程与斜率、抛物线上的点与曲线方程的关系,考查运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小题满分12分.xyBAOaCD解:(Ⅰ)由题意知,.因为,所以.由于,故有. (1)由点的坐标知,直线的方程为.又因点在直线上,故有,将(1)代入上式,得,解得.(Ⅱ)因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定值.2.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查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建立数

7、学模型的能力、考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我们有.(Ⅱ),对反复使用上述关系式,得标准文档实用文案,①在①式两端同乘,得②②①,得.即.如果记,,则.其中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3.(I)解:集合不具有性质.集合具有性质,其相应的集合和是,.(II)证明:首先,由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共有个.因为,所以;又因为当时,时,,所以当时,.从而,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即.(III)解:,证明如下:(1)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如

8、果与是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与也是的不同元素.可见,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中元素的个数,即,(2)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如果与是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不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与也是的不同元素.可见,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中元素的个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