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ID:36275878

大小:20.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8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_第1页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_第2页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_第3页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_第4页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摘要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类需求愿望的直线上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日渐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次不断增加,人类生存的优良空间不断缩小。提出:扩大宣传,转变观念,搞好调研;制定政策,依法制灾;教育奠基,培养人才;面向世界,扩大开放,通力合作等措施。关键词:人类活动;生态活动;自然灾害1绪论在地球几亿年的演变中,自从有了人类的发展,便以人为主体产生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危及人类生存的“灾害”这两种概念[1]。诚然,自然灾害的产生有两种因素:一是天灾—即自然因素,如

2、异常的气象、水文条件,地质运动等,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二是人祸—即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破坏了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人祸是可以避免的。多项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在引发自然灾害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它可以导致天气变化异常,物质循环受阻,地质构造不稳定,水文状况低劣,从而引发所谓的“天灾”,其实这种天灾的背后,人祸是幕后操纵者,是原因的根本所在。在现实生活、生产中,人类人口增长失控和无节制地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而环境还以人类的则是强度和种类不断增长变化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导致生

3、态环境恶化,毁坏资源和财富,危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构成了复杂的自反馈巨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又是与地球自身的运动和天文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的开放系统。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一环运作不善,就会导致不良的连锁反应。如今,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广、损失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仅气、海洋、洪水、地质、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灾害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世纪50、60年代平均每年达到3

4、00一40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为400一500亿元,80年代末期已增至年损失600亿元以上,90年代初增至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在不断加重,带来的损失也在加剧。那么追溯灾害发生的根源,正确理解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减免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2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自然灾害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和地貌灾害。在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最大的是气象灾害,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7

5、0%-80%;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地震,约占因灾害而死亡总人数的51%;灾害损失率增长最快的是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因人为作用而诱发的自然灾害中以地质灾害严重,据统计,约有50%的地质灾害与人为活动有关3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人类的每一次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2]。随着人口的增加,物质需求量不断扩大,经济的不断发,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甚至是掠夺式的搜刮已越来越多,而为自然所做的有益修复则远远落后于开发。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废物越来越多,而治理的步伐。大大地落后于环境的毁坏,人类对大

6、自然的有力改造越来越多,而产生的效果却是弊大于利。人类正在改变着自然界的收支平衡,而且改变的趋势是支大于收,自然的承载力正在不断地下降,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这种变化影响到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热量、水分和微量气体的交换过程,改变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和水循环,并通过大气、植被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3.1人类对各种资源无节制的索取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草场过渡放牧,可引起氧气的减少,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可使降水减少,气候灾害增多;可使地表径流减

7、少,水土流失加剧,并导致土地沙化、地表形态改变、生物资源减少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不断发展。煤和水是自然界的共生资源,采煤必然要影响和破坏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诱发地震塌陷与裂缝等,破坏或改变了煤系地层及其各个含水岩组和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在内的水资源系统导致地表变形,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水环境污染、干早以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灾害性生态环境变化[3])。对矿山的过度开发且方法不当,弃土弃石,加速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泥沙量,引发洪水。3.2人类使生态环境成了“垃圾收购

8、站”具活动估计,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的化学物质的数量己相当于火山活动和岩石风化过程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数倍乃至上百倍。所有这些物质进人地球物质循环,打破了地质时期建立的元素化学平衡,改变了原有的地球化学循环,形成新的地球化学过程。由于高耗能工业等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布局不合理,“三废”排放量增大,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