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悉复欢iv

[临床医学]悉复欢iv

ID:36278955

大小:1.4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08

[临床医学]悉复欢iv_第1页
[临床医学]悉复欢iv_第2页
[临床医学]悉复欢iv_第3页
[临床医学]悉复欢iv_第4页
[临床医学]悉复欢iv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悉复欢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悉复欢--安全高效治疗中重度感染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2003年3月2003年2月,广州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推荐“悉复欢”作为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一线药物之一,与大环内脂类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一起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传统的评价抗生素方法……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数据统计MICMIC作为抗生素药效学指标:“…尽管MICs和MBCs为评价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仍不足以确定药物发挥理想体内效应时所需的剂量”Handb

2、ookof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Correlation.CRC.Press1995时间浓度here?峰浓度here?谷浓度here?AUC(药时曲线下面积)从药代学(PK)到药效学(PD)药代学浓度vs时间PK/PD疗效vs时间药效学浓度vs疗效浓度时间时间疗效疗效浓度AdaptedfromH.Dererdorf,2dISAPEducationalWorkshop,2000药代学药效学影响疗效的参数峰浓度/MIC血药浓度高于MIC时间AUC/MIC比值药代学/药效学的综合评价AUC(Areaunderthecurve)峰浓度/MICTimeab

3、oveMICMIC浓度时间依据抗生素体外/体内的杀菌效应,在药效学上把抗生素分为两类时间依赖型浓度依赖型B-内酰氨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ForrestAetal.1993Antimicr.Agents&Chemother.37(5):1073-108174例严重感染患者被分为三组使用环丙沙星治疗,剂量分别为200mgI.V.Bid,400mgI.V.Bid,400mgI.V.tid每天抽取血样对样本做细菌培养以确定细菌清除时间药效评价指标包括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时间ForrestAetal.1993Antimicr.Agents&Chemother.37(5):1073

4、-1081进行记录的参数包括剂量感染部位致病菌MIC药物浓度高于MIC时间Peak/MICTrough/MIC24hrAUCAUIC(AUC/MIC)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比例%悉复欢PK/PD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200mgivBid■400mgivBid■400mgivTidForrestetal,AAC.1993天数82%81%26%细菌清除率1.9天77%>2506.6天88%125-250>32天42%<125细菌清除时间临床治愈率AUICForrestAetal.1993Antimicr.Agents&Chemother.37(5):1073-1081400mgTid400mgBi

5、d200mgBidDosageForrestAetal.1993Antimicr.Agents&Chemother.37(5):1073-1081对于三个药效评价指标来讲,   环丙沙星最重要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是AUIC(AUC24h/MIC)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时间结论综合所有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AUIC(AUC24h/MIC)>30(对革兰氏阳性菌)>125(对革兰氏阴性菌)喹诺酮类药物的Cmax/MIC>10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发生耐药的机率很低-SchentagJG(1998)JAMA279(2)-SchentagJJet.al.(2001)CID32(Suppl

6、.1)针对目前临床感染只有悉复欢®400mgIVBID理想的剂量理想的AUIC值PickerillK.E.et.al.(2000)Pharmacotherapy20(4):417-428为什么不能采用低剂量抗生素治疗?未被杀灭的细菌是产生基因突变的根源!!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开始发生...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的耐药率在升高:香港多中心研究,2000年….HoPL,YungRWJAntimicrobChemother2001Nov;48(5):659-65由于广谱B-内酰氨类抗生素(ESBL)的广泛使用,在亚太区和南非进行的SENTRYAntimicrobialSurveillancePr

7、ogram研究(1998-99)结果表明:“被确认的对ESBL产生耐药性的大肠杆菌(E.coli)的比例在不同的地区差别很大: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心为0-1%,在中国大陆的研究中心为13-35%。有较高的耐ESBL的大肠杆菌(E.Coli)的发生率(>20%)在以下研究中心出现:所有中国大陆的研究中心,一个日本的研究中心和一个台湾的研究中心,以及在菲律宾,南非和新加坡各有一个研究中心发生.”BellJM,TurnidgeJDet.al.Diag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