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

ID:36282674

大小: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8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_第1页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_第2页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_第3页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_第4页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即生活———历久弥新的光辉思想摘要: 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重新认识这句至理名言,剖析目前我们制度化教育因远离生活而导致的盆景教育的后果,有助于新课程理念之一的“回归生活”深入人心。关键词: 盆景教育;教育即生活;回归生活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曾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的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并引发了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有人说他揭去了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有

2、人说他击碎了中国教育的一枕黄粱梦;有人认为“我们对基础知识这个概念可能有误解,认为基础知识就是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其实基础知识应该包括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办法”;有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追求快、难、多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碍这一追求的东西,而在我们省略和舍弃的东西中,却包含着很多对增长智慧和发展创造力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最根本的基础”;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一场考试革命”。这些论点都有道理。事实上,除了这些弊端之外,我们更要考虑的是,我们的教育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已过于遥远,而美国的教育却是在生

3、活世界中展开的。我们也许会记得80多年前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至理名言,却可能忘记了它所要揭示的内涵和表达的谆谆提醒。教育,当它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时,“儿童的人格就会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满足”[1](P12)。脱离了生活,就会使儿童成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天真无邪的快乐。其实,教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

4、步。一、教育寓于生活———一种历史的真实在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此时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在农业社会里,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统治阶层培养有知识、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是

5、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这种教育是被帝国的、王朝的、封建的和贵族的社会历代所肯定和采用的。从此,学校被认为是“知识”的源泉、集散地,而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让学生顶礼膜拜的话语霸权。然而,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着自我教育的过程。进入工业社会,工业上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开始发生极为密切的直接联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精英和绅士,还要培养大批具有读、写、算能力的人才。此时,知识开始大幅度增长,反映在教育上,课程门类逐渐增多,人类的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功课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

6、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学校与生活的脱节问题开始变得严重了。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人的希望与忧虑、烦恼与快乐等方面的内容本身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变革之后,情况尤其如此。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经济时代,不同的名称传达着同样的信息:知识爆炸了,要想把掌握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显得不合时宜了。教育不得不回归生活,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

7、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事实上,人的社会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建筑性的活动,人在建筑世界的同时也建构着自身与人类的自我教育和发展,是人的生活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的生活世界的全部意义。“这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在世界广大地区内一直流行到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为千百万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而且如果我们初看一下当代学校林立的社会,就可以发现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实际上,儿童乃至成年,都是在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他们大部分的教育的”。然而,“这些

8、观念已经长期被一种说教的、学究式的教育学弄的模糊不清了”[1](P27)。二、盆景教育———远离生活的恶果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科理性主义的双重领导下,学习的过程只要与列入课程的概念、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只要把他们复制到试卷上,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都是盆景式的人才,因而,我们的教育也可称之为盆景教育。盆景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借“尊重儿童主体性、发展儿童自主性”之名,行“强行把儿童纳入不可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