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

ID:36285396

大小: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8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_第1页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_第2页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_第3页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_第4页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1前言、法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基础》?Eg1在电脑商店买回一台电脑,没有索要购物凭证,出现故障商家不予售后服务,甚至不予承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物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物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Eg2受雇于某公司,在自行车道上发放宣传单,被撞伤。《劳动法》(1)没有签定劳动合同,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受劳动法保护。(2)73条:“工伤。由用人单位负担全部费用。”工伤,在劳动过程中受伤。适用无过错原则,只要在劳动中受伤,无论有无过错,也无

2、须举证。Eg3租房,预交三个月的房租后,房东在一个月后突然去世,房子由其子继承,要求当天搬出并退还两月房租。《合同法》229条:“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Eg4夜晚掉入施工单位在路上挖的大坑内。《民法通则》125条:“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的,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Eg5夜晚遭遇少年犯罪团伙的抢劫。《刑法》17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3、、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偷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Eg6抢劫发生时恰有治安巡逻的民警经过,视而不见。《行政诉讼法》11条第5款:“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被告公安局。Eg7在银行取款100元,自动取款机吐出100元。《民法通则》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如果将多得的900元捐给希望工程,涉及更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银行——第二人——希望工程(善意第三人;金钱、有价证券,不予返还)如何学习《法律

4、基础》——学以致用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二)法学的分类二、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一)性质:普法性质的公共必修课——法学入门课程(二)任务: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三)内容1法理2基本法律部门3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10三、学习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四、学习法律基础课的原则与方法第一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法的本质和历史发展和作用引子:法的词源1古汉语:灋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义,可理解为:三点水,平之如水,法平如水;去:去处,去掉;廌,zhi«异物志»记载是一种形态似牛

5、的独角神兽,生性悍直,能区分邪恶,很显然古代对法学的理解带有神明裁判的性质,用神学来解释什么是法。注:法律一词的发展1)刑——古代2)法——春秋战国魏相李悝3)律——秦商鞅(李悝的学生)变法4)刑统——宋5)典章——元6)律——明清7)法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传入,法+律=法律2现代汉语1)狭义上的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特定或具体意义上的法律。2)广义上的法律: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整体或抽象意义上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一、法的基本特征(一)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规范性、概括

6、性、可预测性(二)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eg:民警在下班途中见死不救——道德规范:舆论,公众的谴责民警在工作时间见死不救——法律规范:刑法397玩忽职守罪(放弃职守,不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马虎草率,敷衍塞责,严重不负责任)。(三)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四)国家强制力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注: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的强制10宗教规范:精神力量的强制习惯规范:传统势力的强制注:任何一种社会规范的实施都有一定的强制力量做保证,只是强制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不同。注:法之所以成为一种最有力的规范,是因为它是

7、由国家在全社会推行的,由专门的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专门的。国家机关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二、本质(一)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二)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三)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也有影响。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一)法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1规律: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条件:社会革命。(二)法的历史类型1含义:指按照法制制度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类型和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历史的和现实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

8、的基本分类。依据:1)法建立的生产关系2)法反映的生产关系2人类社会存在四种类型的法1)奴隶制法2)封建制法3)资本主义法4)社会主义法注: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反映了法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法也就自行消亡了。(三)法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