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ID:36286306

大小:12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8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各位一起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十分荣幸能够与来自淮北的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唐雎不辱使命》,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教学反思”几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处于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为重点,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物传记,从不同角度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安徽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

2、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共计15分。近7年文言文考查篇目涉及篇目《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马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比较阅读,《三峡》,《爱莲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看近三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一2013《明史•马文升传》647字,2

3、014《旧唐书·于休烈传》584字,2015《宋史•孙傅传》601字。选材特点:经史子集四部中以史部为主,史部中以二十四史为主,二十四史中以人物传记为主;篇幅以600字左右为主。设题特点:第6、7题三年相同,第6题为文意理解,第7题为句子翻译;变化在第4、5题,内容有实词理解,断句,文化常识,表现传主品格的句子。为什么还要提及高考,因为高考是最高指挥棒呀,再者也要做好中考与高考的无缝对接,就像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完美对接。【2】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意。2多种方式诵读课文,读出人物语

4、气,学习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3美读课文,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学习唐雎不畏强暴,责任感强,有胆有识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7—9年级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文言语感,了解并积累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够进行创造性表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

5、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从九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初一初二学习了22篇古文,既有写景记趣的,也有借景抒怀的;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文言积累和知识储备,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其中对《孙权劝学》《五柳先生传》《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等涉及人物要素文章的品读,使学生对人物性情有了一定的认知,便于对本课中的人物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九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朗读表演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等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

6、学习有畏难情绪,对《战国策》等历史古籍的阅读有所欠缺,学生的论辩思维相对滞后。本文是篇论辩性极强的外交辞令,唐雎的机智与雄辩的言行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训练的好材料。比如语文四项能力的训练,即听——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明白对方潜台词的真实意图;说——口头表达时要击中对手要害,直陈利弊;读----初读、默读、研读、赏读、美读、分角色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2学法指导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颇有必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通过预习扫除字面障碍,疏通文字;让学生

7、利用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主学习,采用小组捆绑,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对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基本上放在小组内解决,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实行组长赋分、组员监督、组间竞赛。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体会语言背后的魅力。通过检查,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找出学生的困惑。通过小组展示和师生讨论完成本课学习任务。三说教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此我采用的教法

8、是:1情境教学法,本课导入设计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七年级《皇帝的新装》,八年级《石壕吏》,九年级就是本文,作为我班每年一度元旦晚会的重磅节目。2对比教学法,在对唐雎和秦王对话与形象的把握上,将矛盾作为经线,将对立作为纬线,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理解能力。3美读吟诵法,它是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用心来揣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