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

ID:36303712

大小:1.29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09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_第1页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_第2页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_第3页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_第4页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PT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通常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用刻度尺测量出书本的长度和宽度通过数据值分度值180.0mm分度值为1mm6、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累积法☆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

2、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测量细铜丝的直径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化曲为直法☆给你一段软棉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柔软棉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轮滚法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

3、进行测量)辅助法☆你能说出几种方法可测园柱体的周长?答:①、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出圆柱体的直径d,周长为πd。②、用纸条紧绕圆柱体一周在重叠处用打头针扎一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③、把园柱直立放在纸上,贴边用笔画一圈,再剪下对折后,用刻度尺量出折痕线长,即为直径,再算出周长。④、在园柱面上做标记,然后将其在平面上滚动一周,用刻度尺量出启始点到终点的距离。☆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答: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

4、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测量硬币的直径☆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经常使用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①先用刻度尺测出步行时每一步的长度L,再测出从家到学校所走的步数N,则家到学校距离S=NL②以通常速度骑自行车,行使一段路程,记下时间t0测量出路程S0,再测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t则③,轮子圈数1、定义:叫误差。2、产生原因:。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和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5、误差是仪器正确使用时的差异二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测量工具、人为因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避免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主观粗心相邻的两个小组互相交流测量方法,并请一个代表全班交流。请每个小组报出测量结果。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一个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如何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这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减小误差呢?有的测量值偏大,有的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长度的估测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估测长度的方法很多,可以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或身边的某物品去测量。怎样使估测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1cm1dm探究活动:估测教室内黑板的长

6、度和宽度是多少?并说出你的估测方法。1m通常测量时间用什么工具?你知道时钟的演变过程吗?17cm本节秘笈看要求选量程和分度对齐放正紧贴直视读准确估读单位不马虎累积滚轮曲直及辅助换尺变法多测提精度减误差免错误莫含糊尺胀数小真的大于数数全点动单位科学数记住口诀测量才清楚探究活动: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3、比较用手表测得的时间与数脉搏跳动次数估测时间。各组讨论好估测项目和方法,课后选一个时间进行。测量误差是科学探究中经常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讲,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7、等的影响,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对于测量来说,误差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误差总是存在的。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测量器材精确度有限,眼睛分辨能力有限,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钟表的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