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完长征的婴儿

12、走完长征的婴儿

ID:36304305

大小:39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9

12、走完长征的婴儿_第1页
12、走完长征的婴儿_第2页
12、走完长征的婴儿_第3页
12、走完长征的婴儿_第4页
12、走完长征的婴儿_第5页
资源描述:

《12、走完长征的婴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走”完长征的婴儿婴儿:不满一岁的小孩儿;幼年: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儿童;儿童: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少年:人十岁到十五六岁的阶段;青年: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中年:四五十岁年纪;老年: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也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十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1、学习生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奄奄一息”的意思及组词方式,完成课后“照样子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要求:2、读通课文

2、,尝试用节意合并及扩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谁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走”完长征)疑惑率领围剿箩筐围追堵截襁褓一步不落颠落消耗严峻跋涉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着落取之不尽一步不落下落着落着急率领效率课文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个小节写的?找出有关段落。并用简短的话归纳这几件事。(提示:可用上“什么时候/情况下,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句式先各自写一写,再来说一说。注意第一人称应转换成第三人称)(1)“我”刚出生18天,(2)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3)突围时,父亲把“我”颠落在路边,(4)过草地时,“我

3、”奄奄一息,妈妈把“我”放进箩筐,背在身上,随部队出发。“我”被妈妈捂住头,险些丢了命。幸亏被老乡捡到,“我”才又回到父母的怀抱。“棺材”都准备好了,但我生命力强得出奇,终于“走”出了草地。选择其中一个事例的描写段,先默读,划出体现长征艰难与困苦的语句,从中体会红军经历长征的艰难与困苦,再投入感情朗读。“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又值寒冬季节,风雪交加。坐月子的母亲和襁褓中的我一步不落地跟着队伍行军,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又值寒冬季节,风雪交加。坐月子的母亲和襁褓

4、中的我一步不落地跟着队伍行军,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长征是一次艰难的历程,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因为天上有(),地上有(),又值()。红军身上有哪些精神?红军的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后人可歌可泣。贺捷生奶奶喝着野菜汤“走”完了长征路,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贺捷生奶奶喝着野菜汤“走”完了长征路,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中的“这段经历”指;“精神财富”是指;说它是“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因为。“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中的“这段经历”指

5、由父母抱着走完了长征之路,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说它是“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因为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她都经历了,而老一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永远激励着贺捷生。12、“走”完长征的婴儿1、把文中的四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2、文中的”走“为什么加引号?3、这段长征红历为什么成为贺捷生奶奶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答:之所以“走”加上引号,是因为长征时,贺捷生奶奶还是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她是由父母抱着走完长征路的。答:因为贺捷生奶奶和父母在长征途中,同样经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而父辈们坚定的革

6、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则在以后的岁月里激励着她,所以这段长征红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语言直播厅选一个段落,加入适当的想象,把贺捷生奶奶的传奇经历说给家人或同伴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