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吴 佳

初中历史 吴 佳

ID:3630827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初中历史  吴  佳_第1页
初中历史  吴  佳_第2页
初中历史  吴  佳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 吴 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吴佳课题:第13课阿拉伯帝国上课学校建平西校上课班级初二14班执教教师吴佳上课时间10月21日下午第一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处第三单元《亚洲区域文明的发展》,主要介绍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归于统一,并建立起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对欧亚文化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作出了卓越贡献。学情分析建平西校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历史学习兴趣,他们在初一中国历史的学习中,了解过阿拉伯(大食)与中国的往来,大部分学生也听过《一千零一夜》的部分故事。《阿拉伯帝国》教学内容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主,相对

2、于八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讲比较难。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深入浅出地落实教学目标与活动主题,是本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经过。2、知道阿拉伯统一及帝国崛起的基本过程;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及帝国崛起中的作用。3、知道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了解阿拉伯文化的地位。过程与方法1、以上海世博会沙特馆的主题“多元合一”贯串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到阿拉伯帝国的文明特征。2、通过对伊斯兰教传播与阿拉伯统一及扩张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分析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能力。3、认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引导学生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授伊斯兰教创立背景及在阿拉伯统一及扩张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宗教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作用。2、通过学习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及与中国的文化交往,使学生认识到阿拉伯人开放的心态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认识阿拉伯文化的多源性与包容性。并体会到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发展起来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

4、: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典型成就及其历史作用2、难点: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策略:教师通过补充比较有吸引力的历史材料,抓住学生的思维注意力,进行探究。通过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得出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世博会沙特馆设问:沙特馆的主题为何是多元合一?阿拉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贡献如何?

5、观察图片,思考古代阿拉伯与中国的交流并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社会现象历史渊源的欲望。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出示阿拉伯地形图。讲述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阿拉伯人的生存方式,探究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阿拉伯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阿拉伯社会矛盾的尖锐,人们迫切要求统一的国家政权诞生,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出示穆罕默德的图片,介绍其生平和传教经历。简要了解他的生平,阅读相关内容,了解伊斯兰教的创建过程知道麦加、麦地那在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阿拉伯

6、帝国的建立与扩张出示《古兰经》图片,及相关材料。出示阿拉伯的扩张图,提问?在扩张过程中阿拉伯人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从材料中归纳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认识在阿拉伯国家政权建立和扩张过程中伊斯兰教的重要作用。《一千零一夜》小结阿拉伯文化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会归纳阿拉伯文化的主要内容仔细阅读阿拉伯人的辉煌成就,完成表格填写。学会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分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的原因、文化特点小组讨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进行交流。并

7、探究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的重要影响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组织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培养其论从史出的意识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我们学过的中国文化、希腊罗马、拜占庭帝国等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探究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对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板书设计第13课阿拉伯帝国一、穆罕默德二、《一千零一夜》1、伊斯兰教的创立1、阿拉伯文化的杰出成就2、阿拉伯帝国的建立2、阿拉伯文化的重要地位教学后记能较好地理解教材,运用恰当的材料围绕教学重点、

8、难点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能贯彻二期课改精神,突出人类文明史线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等,始终渗透学史方法的指导。能尝试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整体上还是局限在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启发、指导让学生来探究,如果能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指导学生怎样分析问题、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话,学生会更有收获。专家点评1、浦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