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教案

孔乙己 教案

ID:3632068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9

孔乙己  教案_第1页
孔乙己  教案_第2页
孔乙己  教案_第3页
孔乙己  教案_第4页
孔乙己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乙己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乙己月山中学刘玲学习目标:v1、初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v2、精读课文,学习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v3、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教学过程一引读导入,进入情境走近中考记叙文1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漓江情韵》试题22012河南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 《桥在水上》试题32014年可能考试的考点(1)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概括题)(2)标题及重要语段、重点词句的作用。(理解题)(3)品味语言,赏析其表达的作用。(赏析题)(4)续写、补写。(过渡句、心理描写、结尾)(5)分析人物性格形象。(6)景物描写及其作用4学习《孔乙己》,展示目标

2、。二初读感知1提问,检查学习效果2提问练习册《预习反馈》的前四题生字学生板演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活动,写了他几次来酒店喝酒的情形。这里的人们常常议论和嘲笑他。在小说中,孔乙己常遭人凌辱,被人吊打。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遭遇最为悲惨。因为他从此断了一切生计,最后终于悲惨死去。三精读课文,学习手法(一)揣摩人物形象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课学习重点是分

3、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怎样概括人物形象?老师提示:品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2)从人物的相关事件入手2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跳读课文,划出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方面的语句,并标注它们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我选段的“”句,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学生划描写句子,并标注,老师提问。3从情节发展中体察人物性格答题技巧:谁?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快速浏览课文,按模式完成任务。模式:孔乙己是一个的人,从文中可以看出。4总结孔乙己的

4、形象(二)分析环境描写1走近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生找,齐读第一段。2总结本课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写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为孔乙己的

5、悲剧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3学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作用老师总结:景物描写的答题思路:(1)概括出写了……景;(2)渲染……(宁静、秀美、阴冷、荒凉、喧闹、明快……)的氛围(3)衬托人物……的心情;(4)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强调:必须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分析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品味字词的方法.(1)、便排出九文大钱。(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学生读,体会动作,能否换为“放”或“掏”,并总结出方法: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修辞作用,描写作用,注意词语活用等特殊用法,巧用替换等方法理解。五回读悟法,拓展延伸(一)本节课你有什么收

6、获?生总结学到的知识。(二)名著阅读,分析人物形象。1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他”是谁?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2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这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死,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掩你的眼”

7、!唐僧随又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唐僧道:“猴头!山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脱身?你回去吧!”行者道:“师父错怪我了,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有心害你。我才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1)以上是《西游记》27回的节选,该节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2)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