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ID:36335608

大小:3.0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09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1页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2页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3页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4页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理论流派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十九世纪末创立主要理论观点: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释梦论,防御机制理论(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SigmundFreud:S.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年)《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与

2、禁忌》(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陷》(1930)一、主要理论内容(一)潜意识理论将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能被人觉察和感知到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无意识(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这部分内容通常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欲望或过去创伤性的经历前意识: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意识的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通过集中注意或他人提醒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二)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

3、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三)性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力和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五个发展阶段:1.口欲期(出生—1岁)通过口腔部位的刺激获得快感2.肛欲期(1—3岁)从自身控制大小便中获得快感3.性器期(3—5岁)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4.潜伏期(6—12岁)性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学习、游戏5.生殖期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精神分析理论的许多观点、理论至今仍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对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重视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且对个

4、体行为的深一层认识提供了条件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心理学方面,而且在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方面局限性:理论主要来源于临床观察和个案研究,依赖于推理,缺乏科学实验验证强调性本能是心理发展动力,具有泛性色彩过分强调无意识的心理冲突而忽略了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研究对象主要是病人,结论的代表性受到质疑新精神分析学派将关注从“本我”移植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第二节行为学习理论一、行为的概念行为:个体内在的和外

5、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二、行为学习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学派观点: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为学习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学习。学习概念是行为疗法的核心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经典条件反射模型刺激反应经典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建立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1.强化2.泛化3.消退四

6、、斯金纳、桑代克: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认为人类的行为反应可因操作性条件反射而形成或改变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类型:1.正强化: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行为增强2.负强化:行为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行为得以增

7、强3.消退:行为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行为反应减弱。4.惩罚: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是行为反应减弱五、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内脏活动的调节,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随意控制的。六、班杜拉:示范作用(社会学习理论)人可以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模型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学会新的行为。班都拉提出,示范作用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集中注意,准确地感知对方的行为。保持阶段:记住要模仿的行为。行动阶段:行动的再现过程,学习者表现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性行为。强化(巩固):又称为动机建立的过程。增加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次数。影响示范作用的因素:(1)被

8、模仿者的特征:如相似性、能力、地位等。被模仿人与观察者相似,则观察学习其行为的可能性大;模型的知名度高,模仿的可能性也越大。(2)观察者的特征:如依赖性、从属性、安全性等。观察者依赖性强、缺乏安全感等更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模仿学习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