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ID:36336031

大小: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9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4页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改进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茶盘洲中学姓名:钟华荣摘要:审美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目前,美育中小学教育中属于薄弱环节,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差距。加强美育,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ttp://www.xzbu.com/9/view-6334712.htm关键字:中小学教学;美育;高尚人格;综合素养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度物质化、高度信息化的特殊时期,也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2、。人们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诚信危机、审美异化等等。这些对中小学传统的正审美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对当前许多有违人才培养规律和审美规律现象的纠正。加强中小学美育,发挥其跨学科的桥梁作用,对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美育,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美的感受的教育,也是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内容上包含艺术

3、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文化之美。美育形态上是对艺术、自然、社会和自我美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一种态度和审美趣味的倾向。培养人类知识文明的审美态度就是最高度、最生动的人文教育。这种审美的态度影响一个人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以及对自我的态度,它关系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育包含审美和教育两个部分。所谓“审美”,首先,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审,是一个动作,有审视、判断、辨别、发现和认识的含义。其次,这种实践活动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对象一种美的认识和感知。它体现为一种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

4、断美的能力,甚至还是一种创造美的能力。美,则泛指美的事物、美的画面、美的感觉、美的思想,是具象与抽象的综合,包含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和谐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组合和呈现。因此,审美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的结果反映出一个人综合知识和文化感知的水平。所谓“教育”,在我国,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它以施教的形式,通过教与知识和正确的社会规范使人成才或实现自我的价值。“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说文解字》中,“教育”被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5、在西方,教育源于拉丁文educate,原意解释为“导出”“引出”,它的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原有潜在于人的身体和心灵深处的某种本能和素质引导出来。它更加强调人性内在能力和潜能的开发和引导,是一种顺势利导的活动。   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人潜在的审美感知,去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断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社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也带来一系列

6、问题,特别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因此,加强中小学美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是树立社会正能量、正形象的重要方法。美育的任务就是纠正人们在过度物欲化社会中的价值观偏离。通过审美教育使人重新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儒家的美育提倡“以善为主,美善合一”的思想。美育所蕴含的旨趣是对人格对象按照心理规律,从内心陶冶性情出发,激发人的向善、向美的积极性态度。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公民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其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看出

7、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该国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当前,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不仅仅重视艺术教育,往往还把艺术活动带进家庭的日常生活,使儿童从小获得这类知识,培养一般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教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接触异国文化。然而,时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人在境外的教养水平表现粗俗的新闻,让国人感到极其羞愧。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教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即使在物质生活层面上,也要使其接受形式的概念,亦即在所有可能的有限范围内,要依循美

8、的原则,使生活上也带着美好的事物。毕竟,道德不是从物质之状态而来,唯有从美的状态下才得以发展。”因此,以美导善和以美求真的意识应该从小抓起,特别是加强中小学的美育程度,是提高全民教养的重要保证。   加强中小学美育,就是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审美能力以外,还应通过美育更加珍视生命的质量、自然资源的保护、历史的尊重和美的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把美称为心灵的体操,是因为它能矫正我的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