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ID:36338992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围绕课标要求,本课重点介绍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本课第一目“临危受命”,讲述了罗斯福就任总统前美国面临的困境。本课第二目“实施‘新政’”重点讲述了“新政”的主要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这一目是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的主要内容,必须重点掌握。21·cn·jy·com本科第三目“摆脱危机困境”主要归纳了新政的影响:对美国、对资本

2、主义制度的影响,属于重点知识,需要理解归纳。【来源:21·世纪·教育·网】【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新入学的学生,经过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学生了解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这样就为本节课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和采取的措施奠定了基础,并且初步掌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对本科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但本课知识属于专业性很强,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所以在授课时,尽量在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之间寻找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罗斯福

3、新政实施的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②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问题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②通过罗斯福新政与传统自由放任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石刻、雕塑、案例分析、男孩的信等环节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1-c-n-j-y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观念。②通过对罗斯福名言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教

4、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中的作用。【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设计问题,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对学生发言作史实性和逻辑性的点评,对学生观点不作结论性判断。 【教学准备】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多媒体课件、展台【教学过程】(导入)歌曲《上帝保佑美国》,引入对当今大危机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学习本课

5、的兴趣,并引入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讲授)1.绝望中寻找希望——探背景从罗斯福纪念馆雕塑《面包队》,体会当时美国人民恐惧、绝望的心情,由 “美国人民为什么感到绝望?”和“美国人民看到了那些希望?”两个问题设置引入对罗斯福新政背景的探究。 并且回顾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下一步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奠定基础。21教育网(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1929-1933年那段历史,从体验中归纳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二、实践中探索创新——析内容1、内容(1)开端——整顿金融以罗斯福纪念馆雕塑《炉边谈话》导入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的内容,通过材料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中整顿财政金融

6、的措施,并且通过对金本位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职权的理解,明确罗斯福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并体会罗斯福对金融业的大力干预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设计意图)通过炉边谈话内容的归纳,帮助学生理解罗斯福调整金融业的措施及目的。并且通过金本位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两个名词的解释,把较难的知识理解透彻。(2)中心——复兴工业    通过罗斯福第二次炉边谈话中对工业的重点阐述,引导学生归纳工业中面临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深化对罗斯福新政中复兴工业措施的理解。通过与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比较,认识新政复兴工业的主要手段和新政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明确《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的意

7、义。(设计意图)复兴工业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需要重点认识和理解,而且《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是复兴工业的措施有了法律保障,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中深化认识。 21cnjy.com(3)调整农业通过1932年美国家庭主妇的购物单和农民倾倒牛奶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当时农业面临的物价极低和生产过剩两大问题,从而理解罗斯福调整农业的措施, 并且通过讲解罗斯福调整农业措施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罗斯福采取如此极端措施的目的。  21*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